端午节的起源和典故
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和中秋节,据说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死于古洛河的日子。两千多年来,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医生、爱国诗人屈原得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痛不已。他毅然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怀沙》,投汨罗江自尽。沿河的人们纷纷牵着船竞相打捞,沿着水面招魂,往河里扔粽子,防止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深入人心。人们“缅怀它,悼念它,把它的话传于世,传下去。”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从此将赛龙舟、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的影响越来越大,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中元节、诗人节、龙舟节等等。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各地人的习俗都差不多。内容主要有:女儿回父母家,挂钟馗像,挂菖蒲、艾草,戴香囊,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给孩子画雄黄,喝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其他习俗已经遍布中国和周边国家。
岳阳市汨罗市曲子祠镇
秭归县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只有一个端午节,但在秭归有三个端午节,第一个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节在五月十五日,最后一个端午节在五月二十五日。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节诗歌会歌颂屈原,会举行龙舟比赛纪念屈原,会举行仪式向屈原致敬。另外还有挂艾叶,插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
在端午节期间,中国东部的江苏和浙江省的人们喜欢在晚上划龙舟,装饰灯笼,进行丰富多彩的旅行。场面感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龙舟节”,庆祝插秧胜利,祝愿丰收。云南傣族人在端午节比赛,纪念古代英雄。
除了中国大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外,台湾在清朝乾隆年间也有赛龙舟的活动。当时,台湾省的行政长官江在台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在台湾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在香港、澳门等地,赛龙舟的习俗也很盛行。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也称为中秋节和端午节。这个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
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是纪念屈原。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渊博的知识,他处理混乱的知识和他的修辞技巧,他成为了楚怀王的左派。对内主张“兴才赋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最终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但他的政治主张遭到楚国一批汉奸的反对、排挤和陷害,被流放到湖南,流落洞庭湖。不久,他听到消息说,楚国的首都被秦军攻破了。他不忍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初五死于汨罗江。为了救他,人们划船去找,把粽子扔进水里。这种说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辟邪避毒:
《静初时代年谱》说:“五月五日,知识分子一起上演百草,出现了百草大战的场面。艾艾以为他是男的,挂在门上毒死他。”《风俗通》曰:“五月五日,缚臂以彩者,发兵鬼,使人不至得病。”至今,东北农村仍保留着端午节凌晨在野外采摘艾叶挂在门边,给孩子的胳膊系上彩线的习俗。
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一个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落)举行的图腾节日。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1)避开邪恶和毒药。古人认为五月是“邪月”,“阴阳相争,血气散去”,汉人应劭甚至记载“相传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端午节避邪除毒的习俗。夏主张“藏采仙药”,后汉书主张“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装饰以止邪气”,《荆楚岁时纪事》也肯定了“采艾为人,挂于门户,用毒气”的做法。所以后世的端午节是由很多习俗和饮食习俗组成的(比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挂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消灭蝎子、毒蛇、壁虎、蟾蜍、蜈蚣等五毒;喝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给孩子涂雄黄,穿香囊,挂药袋,扎彩丝,给扇子和木格兰汤;旅游避灾,露天饮酒;龙舟赛;锦标赛;吃咸蛋和粽子,喝甲鱼汤等。)都是出于避兵避鬼,驱邪避邪,止病强身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应该是一个防病保健的节日。为了让它更有趣,还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了祝福、纳吉、游戏、郊游、比赛、美食等内容,让它看起来绚丽多彩。端午节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