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地区的历史演变

“武陵”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

辛莽时期,武陵县改为建平县,林园县改为建元县,夷陵县改为江璐县,仍属靖州。

东汉建元县改名为林园,江璐改名为醴陵,建平县改名为武陵县。领12郡:林园、汉寿[西汉所郡,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改名,迁荆州治于此],醴陵、零陵、崇远、晨阳、酉阳、乾陵、澄城、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郡辖林园(今常德市)。从那时起,林园一直由历代的县、州、道和政府统治。

三国时期,武陵郡仍在(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大部)境内,先属蜀,后属吴。263年,汉景帝改汉寿县为武寿县,西设零陵、崇贤南安县、天门县。此时荆州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县仅管辖沅水流域的林园、武寿(辖汉寿县西部、鼎城区东部)、龙阳(东汉时分设汉寿县,辖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晨阳、千阳、乾陵、澄城、酉阳、舞阳,不再管辖澧水流域的县。

西晋时期,武陵县的设置和所辖地区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这时,吴栋时期的武寿县已恢复为汉寿县的旧称。

刘宋时期(420-479年),武陵郡所辖区域不变,只是武陵郡原属荆州,改为属云州(州辖五常郡)(见宋《周树郡志》);小琪时期(479-502),武陵郡移至沅陵(见《南舒淇周军志》),梁肖时期(502-557),武陵郡仍迁回林园,武陵郡升为梧州。陈朝(557-589)年间,在武陵县中上游设立沅陵郡,包括沅陵、陈阳、前阳、乾陵、澄城、酉阳、舞阳。沅水下游的林园、沅南、汉寿、隆阳四县为武陵县,县辖林园。其间,陈太建七年(575年),梁在武陵郡所设武州,改称原州,辖武陵、南益阳、南平三县。

从西汉到陈朝,武陵郡的管辖范围大大缩小。此后,元代的郎州、武陵郡、宋定州、常德路、明清的常德府的管辖范围与陈时的武陵郡基本相同。

据地理记载,开九年(589年)陈灭后,陈被弃于武陵郡所在的袁州,改琅州,、汉寿、袁南合称“武陵郡”。是设立武陵郡的开始。朗州辖武陵、隆阳两县。杨迪大业三年(607),朗州改名为武陵县。

梁开平二年(908),朗州升为永顺军;后唐二年(927),改为吴舜君;同光元年(923年),改为吴真君;后来改为武平均;后周广顺三年(953),升为琅琊太守。领县三:武陵、隆阳、江桥(今益阳市元江县,由越州至朗州)。五代后期,湖南割据势力马殷的后裔马锡希及其部将周兴丰,在帮助马氏兄弟争权夺利的烽火战争中,借助“武陵担江湖之险,取甲胄数万”于(公元956年)取得胜利。之后,周兴丰控制了湖南,建立了周兴丰政权(956-963)。周兴丰从潭州迁都到朗州,常德因此成为五代后期湖南的政治中心。周兴丰还在朗州修建了自己的衙门和办事机构。

宋乾德二年(964),军队陷入团练,大中祥符五年(1012),定州之名由五代的唐本州、郎州(注:“定州”)改为定州。相传因武陵郡,沅澧交汇处有定水。郑和七年,常德郡还在定州(注:常德郡是历史上常德的第一个名字。据《郁芳关胜》等书中记载,因《诗经·大雅·长武序》中“有常德以立军功”一句而得名。)18干道元年(1165),嵊州为常德府,均以郡为本位(武陵郡为其郡)。

元明清时期,元十二年(1275)设常德府绥靖部,十四年改为总政府。常德路,陵县1:武陵,周二2:桃源和隆阳,陵县1:沅江。属于湖广杭省江南湖北路。

袁常德路常德府。属湖广行省,政府在太祖陈佳年间(明太祖即位前为公元1364年),辖武陵、桃源、隆阳、沅江四县。

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隶属湖南政务院,领武陵、桃源、隆阳、沅江四县。府在武陵县。

常德县志:民国二年(1913),废府,武陵县改为常德县。

1988六月之前,武陵区叫常德市。1949年8月5日,常德市军控委员会分离成立常德县县城。经过10多次区划调整,于1988年6月更名为武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