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名的历史渊源

山东作为一个地域名称,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早,变化也很大。

春秋时期,晋国居住在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

北魏建立平城,五代时金也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古晋之后太行山以东的“山东”。

战国秦汉是指宋汉以东的地区。

因秦在关中,故称宋汉以东六国(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

这个时候山东和关东的意思是一样的。

比如《管子》一书中有“楚国是山东强国”这句话。

汉初贾谊多次以山东为参照物,如说“秦为山东三十余郡之诸侯”,也有说“山东之国”、“山东浩军”、“山东之乱”都指的是宋汉以东。

所以叶贵寿《续山东考古志》卷一说:“山东之名,指古时候的关东方言,或指太行山以东,并非特指今山东。”

秦汉统一后,关中与山东(或关东)的政治对立失去了,山东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山东沿袭了战国时期的旧概念,狭义上有特指齐鲁一带的意思。

《史记·凉官列传》载:宫(今山东寿光南)人,御史大夫说:“我在山东当小官吏(狱官)时,宁愿在济南当校尉。”《史记·儒林列传》:傅生“教于齐鲁之间,故儒者能讲《尚书》颇佳,山东诸子皆涉《尚书》以教。”齐鲁通称山东,应该发源于此。

至于山东成为行政区划,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