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说会道的人是谁?
毛遂
“三寸不烂之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老师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老师。”毛先生指的是毛遂。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平原君的食客。公元前258年,秦朝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让平原君向楚国求助。选了20个胆子大,装备好的食客一起去,19个人缺一个人。请自愿。到了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高烈商量联合的事,但是半天也没能说服他。
毛遂按剑走上梯子,威胁楚王,说他有兴趣。楚王于是立下纵约,血留堂,派淳率军救赵。平原君称赞“毛老师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老师”。我以为我是客人。
这句话出自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文献《史记·平原君列传》。在这本传记中,司马迁描述了毛遂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在楚国谈判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称赞。
平原君说,我有几千个智囊团,至少几百个,还不如老毛。结论是:“毛老师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老师。”给予高度赞扬,并立即宣传毛遂是一流的智囊团。
故事
在谈判中,用他的“金口玉言”明确表达了赵的立场和利益,同时巧妙地化解了楚王的敌意和疑虑。他的话不仅有说服力,而且充满了自信和智慧。正因为如此,他的言论被形容为“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良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毛遂的口才和智慧比百万大军更能说服楚王。这个比喻生动地显示了毛遂的口才和智慧在谈判中的重要作用。从此,“三寸不烂之舌”就成了形容能言善辩的人的常用成语。毛遂的故事也被誉为历史上用口才和智慧成功解决外交问题的经典案例。
三寸不烂之舌的具体用法:
因为人是通过嘴说话的,而口腔中的舌头是说话发音的主要器官之一,所以大多数人认为舌头的长度只有三寸。
古代文人和政治家除了用笔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政治主张外,还用嘴陈述和争辩。这样,他们必须具备丰富敏捷的思维、知识和演讲技巧,才能令人信服,说服对方。但是舌头并不差,只是描述了舌头的灵活度,所以古人形容为口才好。
“三寸不烂之舌”指的是一个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口齿功夫很好,很厉害。用在日常生活中,有褒有贬,大多是褒义词,用来称赞人的口才;少数用于贬义,指某人话太多,能说会道,不讲道理,或者用在不合适的地方,或者用在不健康的方式,让人反感。用的时候要区分对象,场合,环境,不然会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