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城隍庙传说

武功县老城区东街的城隍庙也叫城隍庙。始建于北周,唐朝初年扩建,后几代不断修缮。它在关中西部独树一帜,不仅因为其建筑精美;而且以“世神戴帽,唯有武神戴冠”闻名天下。城隍之冠为什么挂在这里?假扮国王?这也与唐太宗和李世民有关。贞观二年,陕西发生旱灾。李世民在视察了奇奇等地的救济粮发放和军民修渠引养工程后回到武功县,看到城隍庙里许多村民愁容满面,鸣枪烧表,焚香磕头,求神祈雨。他来到城隍神像前膜拜,默默许愿。“城主有灵。如果你能及时淋下甘霖,拯救天下众生的性命,你就为帮我推行新政立下了大功,我就送你一份帮助德王的礼物。”我不知道是李世民的真情感动了城隍,还是久旱逢雨。下午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晚上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这场久旱的雨连续下了五天,使得那年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为了履行诺言,李世民召见天下,武功县城隍庙改为都城城隍府,城隍升为三级,为一等辅德王。

贞观四年,天下整顿初见成效。李世民拨出100多块银子扩建修复首都城隍庙,赏赐城隍一顶皇冠、朝服、金身和德行。在建造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家乡真正的龙帝的无限崇敬,能工巧匠们通过绘画、雕刻、烧制等手段,在宫殿牌楼的屋顶、屋脊、墙壁、梁坊、立柱上,巧妙地刻画出千龙、游龙、卧龙、邹龙、盘龙等。此外,亭厅的所有檐、脊、滴水、瓦片都换成了琉璃龙吻、脊兽,以示这座帝都城隍庙的尊贵与富贵。

贞观六年,都城城隍庙修缮完毕。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回到武馆,参加了竣工典礼,看到富丽豪华的寺庙非常高兴。参加完城隍祭祀仪式后,他在院子里准备了薄酒招待老朋友。在气氛融洽的酒席上,他最后给在座的各级官员写下了一句名言“日蚀三顿,常念农人辛苦,穿丝一缕勤。”要求各级官员关心人民,厉行节约。随后颁布法令,免除武功县赋税两年,赦免武功在死刑以下的犯人。黄成-神圣世界的地方官员。城中神界的最高官员是“城隍”。镇神受到古代官员的青睐。“城隍”原意是保护城市的护城河,城隍是守护城市的神。由于封建君王对城隍的尊敬,城隍的地位一路攀升。“武功镇神戴冠”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

一组献给寺庙的雕塑讲述了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根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地狱里梦游。面对汹涌的血河,恶灵们绝望而惊恐。当他担心的时候,一个英俊的男人走过来,把他背过了河。在感谢他之前,那个人已经离开了。太宗醒来后,出了一身冷汗,非常感激救他的人。第二天一早,李世民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大臣们,并让吴道子根据他的衣服和外表画一幅肖像,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奖励。找了很多次都没有消息。后来,李世民有一次重操武功,看到了城隍庙的雕像,跟梦里的那个人一模一样。突然,他意识到是这个老乡帮助了自己。“别人怎么会去冥界,还有同情心来救我!”于是他加了武功城隍为德辅王,连升三级,挂冠,冒充王。

武功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5000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一座被李世民太宗封为“辅德之王”的城隍庙,所以武功城隍庙也被称为京城城隍庙,居全国城隍庙之首。

从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地传播李世民求雨封神的故事,所以他们把城隍神作为神武皇帝的代言人。他们都求城隍主保佑他们平安度过,以防旱涝,疾病死亡,官司升迁。京城神府的名声越传越远。宋、元、明、清历代香火鼎盛,寺庙不断完善。可惜在破四旧运动中,剧院、钟鼓楼等建筑被奉为鬼神,文化垃圾全部被摧毁。只有祭殿、正殿、寝殿作为粮库,幸存下来。

三座保存完好的大殿,历经岁月的苍桑和风雨的侵蚀,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仙殿和正殿外檐五阶,前后檐柱四角上扬。整个装饰采用玻璃构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堪称古建筑中的瑰宝。两侧饰有“二龙戏珠”玻璃浮雕。在一般寺庙中很少见。

在庄严肃穆的三大殿中,配以高大雄伟的牌楼和气派非凡的山门,更显得光彩夺目,气势磅礴。到这里参观的人都被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别出心裁的建筑才华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