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八怪”是什么意思?

1,种类无穷的面食

回来的时候一直说要写游记什么的,但是谁也没写。这种程度我还要露脸吗?还好最后有个家伙介绍了面食,还可以,我就不继续貂了。在山西,我连米都找不到。主食是面,菜也是面。声称有300多种可能略显夸张,但有数十种有据可查的被写进了菜单。这让我想起前阵子一篇关于朝鲜的报道。由于饥荒,朝鲜全国在金正日同志的领导下,总结出200多种土豆的吃法。当然,这个土豆和意大利面是完全不同的。至于意大利面的味道,感觉就像“螃蟹赛跑”一样只是鸡蛋。再花哨的意大利面,也不如真正的食物好吃。我只是因为对这些奇怪的名字很好奇才吃了面,直到走的时候还在后悔没有全部吃完。当然,怪名字的第一个是“枷锁”,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另一家餐厅的菜单上,我干脆称之为“烤奶奶”。还好去平遥的时候吃了好多奶奶,不然困在城墙上真的会饿得走不动路。短粗,碗秃,搓鱼,猫耳朵,搓尖。。。不同的名字确实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都没有渣江面好吃。

2.罐子拉在额头上。

刚到乔家大院门口,一位女同志招呼我们去买胶卷。我看到她时大吃一惊:这个人的脑门上有三个紫色的圆印子,暗地里叫“三头饺子”;很快我看到另一个女导游额头中间有一个,比印度女人额头上的圆点大很多倍。和一个京剧学生额头上的“过桥”比起来,这就是一个圆。一看到发紫,很明显拔火罐会这样,但是为什么要拉到额头呢?真的有效吗?直到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我才习惯了这种时尚。不过,拔“额头罐子”的人似乎以妇女儿童居多,很少见到成年男性。后来听说拔火罐可以祛火,但我还是怀疑,如果不熟练,岂不是会烫到眉毛?我劝一些同志选一个,可能会在北京带一个风气,但是这个人错过了这个出名的机会。我从平遥去太原的时候,在站台上看到一个男孩,额头上有三排红点。这也是拔火罐的副产品,还是“桑门钉?”

3.厕所标志太逼真了

这也是之前的同志介绍的,不过她还是害羞。我再详细介绍一下:厕所四个小房间并排,只靠门上的牌子区分。一个像布鲁塞尔著名的儿童雕像,一个是坐在圆柱形物体上的MM。这只有在太原的一家餐厅里才能看到。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地方。第一个看到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去看的人回来故意装晕。

4.古城的孩子真大胆。

刚在平遥古城墙上走了一会儿,天还没亮,就看到迎面走来一群孩子,也就是小学二三年级的。画一个人,一手拿枪,一手拿烟。突然,他举起手,下了一辆穿梭机向城里走去。然后他吸了一口烟,大步走开了。我不禁佩服这里民风的凶残。很明显,他们不会出15。当我们被困在墙上的时候,我看到又有一群孩子经过,我就拦住了一个,问孩子哪里可以下去。我不知道。那你是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我太生气了,我转过身去寻找那些人还在傻傻地徘徊。天亮了看不到他们,然后一转身,孩子就不见了。到了市区,门卫问我们还有没有人,我们说没有活着的。

5.城墙不能上下。

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就不详细介绍了。俗话说,聪明人也有点头大的时候,这次犯了线错误,所以党员怕这个。从西门上墙的时候还不到5点,天还亮着。我记得客栈老板告诉我,平遥的四面墙上有一扇门是不开的。是东部还是南部?进城是从北边,所以往南走。刚开始大家都挺徘徊的,走的很慢,最后到了南门,发现这里就是关门的地方。然后我往东走,天黑了。东门确实开着,但门卫已经下班了。我生气地摇着铁栅栏,没人理我。《救命》是一本介绍平遥的小册子,是一个精于算计的MM在路上捡到的。全程没人关注。我借着手机微弱的灯光找到了墙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人家说你再去北门,总得有人开。我们在寒风中走了10里。谁要是那天晚上看着墙,有几个黑影在晃动,还不时听到咯咯的笑声(谁都知道谁笑成那样),恐怕会被吓到。

6.晋祠的摊贩哇哇叫。

太原的晋祠冬天冷清,散客导游比游客多,我们一到就纠结,一个人被我们炮轰,另一个上来;有的轮番上阵,有的继续进攻,有的跟着我们看解说。好不容易摆脱了一个团,看到前面上来七八个人,以为又是导游,但我看出了区别。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小东西,果然呈扇形队形靠近,突然同时发出了呱呱的声音。原来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小泥块,下面有绳子,一拉就呱呱叫。这是晋祠的特产吗?

7.三轮前后都可以骑

第二天早上逛平遥县城的时候耽搁了一点时间,急着去火车站。好路边有个骑三轮车的大叔,我让他载我们去,但是我们四个人要有两辆车,大叔让我们等着。我们一看,原来是大爷和另外一个人组装了一辆三轮车,也很神奇。它可以前后踩踏板。一开始我以为是倒蹬的时候在滑行,结果好像是二档。

8.女人坐在出租车的前排。

太原的房租真的很便宜。三厢富康4公里7元起步。在北京一直不愿意带。我可以在这里体验。所以坐前排,车一启动就看前面,贴一张纸条:前排只允许妇女儿童乘坐,晚上7点到早上6点需要双人操作。你看我,连这个都是新的,可见它是多么的罕见和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