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桥长生桥历史
德化发现了闽南唯一的廊桥,其造桥技术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有关。
文物的价值一直不为人知。
廊桥一般是指有桥屋供行人遮风挡雨,夏季纳凉的桥梁。廊桥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廊桥之一,外观呈彩虹状,全部由木材制成。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的造桥技术早已失传。直到近几年,闽浙交界山区的专家发现,虹桥技术并未失传,还在当地的廊桥发展起来。将于今年9月下旬在寿宁召开的第二届廊桥国际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讨论如何整合闽浙资源申请世界遗产。
德化县文管所孙所长说,德化有几座廊桥——登龙桥、赤水桥、广济桥、明心桥。昨日,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分布在各村的四座廊桥均为穆平廊桥,并非廊桥。德化县地方志办公室退休干部周宗喜告诉记者,德化只有酒廊桥一座长寿桥,其文化价值此前从未为人所知。
这位90岁的老人一生只修了一座桥。
桥下是潺潺的小溪,一桥横跨茶溪。从桥头到山外的路早就荒废了。昨天下午,记者终于在德化县尚勇镇曾坂村见到了长寿桥。
登上桥屋,看不到桥是什么时候建的,是谁建的信息。这座桥是拱形的,全是木头做的,和平时的石桥完全不一样。桥楼两侧已经有十几块挡风雨板脱落,桥顶有三四块瓦片破损,柱子已经腐烂,可能年久失修。
据《德化县志》记载,长寿桥俗称山茶桥,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后毁于1945重建。黄是这座桥的主人。重建的长寿廊桥长25.8米,宽4米,高出茶溪水面6.5米。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了这座桥的建造者、现居尚勇镇的老黄漫·朱彝。黄老已经90岁了。他说他这辈子只修过这座桥。
全省60家,是闽南唯一一家。
记者将现场拍摄的长寿桥照片及相关资料传给了我省廊桥专家、寿宁县文化馆副馆长龚。他证实,长寿桥确实是廊桥,没有列入我省廊桥目录。他说,我省目前有60多座廊桥,主要集中在宁德的寿宁和平南,德化这次发现的廊桥堪称“闽南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