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故居建筑历史

重庆市北碚区曾经是嘉陵江边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因为抗战时期有很多文化名人居住在那里,所以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梁实秋,中国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著名学者,在北碚待了八年。北碚梁实秋故居位于半山腰,取名“雅舍”。来到“雅舍”山脚下,走上二三十级台阶,看见黥栲旁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有梁先生题写的“雅舍”二字。“雅舍”院子中间是梁实秋的雕像。梁先生戴着眼镜,穿着西式毛衣,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前方。背后是陪伴他走过八年抗战的“雅舍”小屋。

1937北平沦陷后,梁实秋只身南下,于1938年7月迁居重庆。从1939到1946,他和吴景超夫妇在重庆北碚区郊区买了一个小院,离他当时任职的国家编译馆很近。为了方便邮差送信,他以吴敬超夫人宫野雅的名字为自己的卧室命名为“雅舍”。《雅舍》共有6个房间,其中梁实秋住一室一厅。现在,该馆以梁先生的生平为线索,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影像资料的展示,集中展示了梁先生在北碚的经历。通过展览可以看出,王先生在“雅舍”生活的时候,生活极其简朴。他主要把钱花在书上。八年间,“雅舍”里到处都是书,客人参观时连个坐的地方都难。

“雅舍”的评论员说,梁实秋一心写文章,所以交游不广。他的朋友有冰心夫妇、老舍、朱光潜、王、等人。只要这些文学朋友来“雅舍”做客,他一定会放弃手头的事,高高兴兴地参与到谈资中,偷得半天闲。《雅舍》最右边的小木屋是梁先生的书房,房间是按照老舍之子亦舒的回忆装修的。书房里,有一张王先生伏案写字的书桌,还有一把用过的毛笔和油灯。70多年前,梁先生就是在这间书房里,伏案与鲁迅先生并肩作战,一边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边勤勤恳恳地写作。

梁实秋对《雅舍》有很深的感情。他曾写道:“我在雅舍住一天,雅舍就是我的一天。”连这一天都不能算是我的。至少这一天,雅舍能给我一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因此,王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以“雅舍”为题,如《雅舍随笔》、《雅舍随笔》、《雅舍谈吃》等。1949年,梁实秋迁居台湾省,在台湾省师范大学任教,后搬进台湾师范大学提供的宿舍——台北市运河街11号,这里也叫“雅舍”。风靡全球、再版300多次的《雅舍》小品是在重庆北碚写的,其他三集在台北完成。

梁老1938来到重庆北碚,在这里生活了近6年。由于战争和人为因素,雅舍遭到严重破坏。复辟前,几乎只剩下一帧。2002年,在梁老诞辰99周年之际,重庆市北碚区文光部门根据梁老后人的回忆和相关图纸,基本将这栋雅致的房子按照原貌进行了修复。今年是梁老101的生日。他的子女虽然不能亲自前来参加父亲故居的开馆仪式,但都发来了贺电。据了解,梁老的大女儿梁,现已70多岁,身体不好;二女儿梁,定居美国西雅图,儿子梁,现居台湾省。

2004年2月2日,经过近两年的修缮,北碚梁实秋故居雅舍正式对外开放。

专辑的图片部分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