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现在的客家菜,中原故土,你了解多少?
在古代,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所以被称为客家人,因为他们来自异乡,生活在这里。
在中国历史上,这场大规模的迁徙始于历史上著名的“五朵野花”,经历了唐代的“安史之乱”、宋代的“靖康之难”、明末的反清。
总的来说,当时北方民族南侵的时候,有大量的人逃离北方的战乱,迁移到南方,那里的语言和饮食习惯都很奇怪。
抛开流离之苦,这次南迁客观上把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理念带到了南方,使南方从当时的“蛮夷”逐渐向相对先进的文明靠拢。
客家人的祖先从北方带来的食物和饮食习惯也以一种奇怪但自然的方式融合并保存了下来。
客家人用自己的方式继承了祖先带来的中原的很多习俗,比如祭灶神,吃汤圆,吃饺子,或者用汤圆和饺子代替食物。
客家宴席用的大碗、碗,以及请客“十碗”、“六取六”的习俗,以及一个鸡头、一个鱼头要对准最尊贵的客人,都涵盖在中原官宴或中原士绅的宴席文化中。
客家菜的烹饪方法擅长煮、炖、酿、炖、煮,讲究“以汤提神”、“以盐定味”。味道以肥、咸、香著称,颇有中原遗风。
但是,客家菜和中原故土的菜肴,千百年来都是奇葩。
以下这些中原故土的客家名菜、美食家、美食家,你能认出几个?
如果我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我会请你吃一顿正宗的客家饭!
这道菜叫“芋头包子”,据说源自北方的汤圆。
南方能种小麦的地方少,做汤圆的面粉成了大问题。想家了,客家人寻找替代品,于是芋头包诞生了。
它的皮是芋头捣成泥,用当地木薯粉做成类似面团的东西。它的材料和方法,可以说是用汤圆缠绕,与世隔绝。
其馅料的原料主要是牛肉、瘦猪肉、鱿鱼、竹笋、香菇、辣椒、鱼汁等。方法是将肉和鱿鱼切块,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猪油、鱼汁、味精等。然后一起炒到香气四溢。放冷水下去,熬成糊状。
虽然馅料的含量与汤圆相差甚远,但糊状的形式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馅料包在芋泥和土豆粉做成的皮里,和汤圆差不多,但芋头丸子做成钟鼓形,形状非常独特,和小巧可爱的汤圆有很大区别。
芋头包子可以水煮,也可以水煮。
熟了,把菜拿出来,倒入猪油和小葱做的香油(只能用猪油,不能用植物油,客家人很爱猪油,也许猪油的香味是植物油比不了的),撒上辣椒和洋葱,香喷喷的芋头包就可以享用了。
又香又浓的猪油、胡椒粉、鱼露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牛肉、猪肉、鱿鱼干、竹笋等不同口味的食材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仿佛几千年来客家人对祖先的传承,对现实的融入,都浓缩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芋头包里。
这是客家菜中最有名的一道菜,叫做“酿豆腐”。
其实我之前也不是特别理解这个荣誉,因为客家菜好像比它好吃多了。
在吃这个酿豆腐之前,我在金庸小说里看到黄蓉给洪七公做的菜有一道叫《二十四桥月夜》。她用传家宝“兰花手”把豆腐切成小球,放在火腿里。
这个故事让我着迷的是她的剑术。如果我是你,我最多把火腿切成丸子,或者不是小丸子,塞进豆腐里。
酿造在客家话里是个动词,意思是“馅”。
豆腐的冲泡方法是将剁碎的肉馅(主要是五花肉和蘑菇)放入挖好的豆腐中,然后放入油锅中用小火煎至豆腐表面微金黄,肉馅的香味飘出,再加入盐、鱼露、生粉和水,煮至豆腐全熟,撒上胡椒粉和洋葱,然后起锅。
有很多方法可以将这两种材料完美地烹饪在一起,但将其制作成豆腐的样子并不常见。
豆腐的冲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塞到炒好的豆腐里至半熟,另一种是难做的生豆腐。
客家人不仅酿豆腐,还“酿茄子”“酿苦瓜”,号称“客家人酿的三宝”,馅料也是塞进另一种食材。
后来听客家朋友说,腐乳等发酵系列食品起源于饺子,南方很少有面粉。客家人南渡后,以豆腐、茄子、苦瓜为替代品。
交子,原名“焦耳”,相传始于东汉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几千年前属于中原。
我终于明白,豆腐脑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到包胃,满足舌头的食欲,更是因为它是客家人将祖先的血脉与故土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方式。
从新疆的大锅鸡到昆明的汽锅鸡,从河南的道口烧鸡到山东的德州扒鸡,从东北的沟帮子烧鸡到海南的文昌鸡,从江苏的叫花鸡到四川的口水鸡。
中国练鸡的不计其数。光是写这些菜名就已经让我在键盘上流口水了。
客家的盐焗鸡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好吃是为了长期保存。
经过多年的流离失所,客家人不得不挨饿。后来他们发现盐可以腌制干菜,于是开始用盐腌制肉制品。
在短暂停留期间,他们经常饲养一些家禽。离开时,客家人用盐将宰杀的家禽包好,在途中蒸熟或带到下一站。
盐腌鸡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咸那么老。相反,盐使水分迅速沉淀,鸡皮变得更加紧实有弹性,口感酥脆有嚼劲。
相比其他名鸡,盐水鸡简单很多,但也还原了鸡肉的鲜味。
广州体育中心有一家客家餐厅叫“燕南飞”。每次去吃饭,必点的一道菜就是盐焗鸡。
吃饭可以多吃几碗,酒可以多喝几杯,才不辜负这天赐的美食。
这是一道著名的客家菜,五花肉炖鸡,也叫“凤凰重生”。
中餐的名字,就算货不对板,光看名字就很刺激。不像外国人,什么是“黑椒汁牛排”,就是僵硬的黑椒汁牛排,一点想象力都没有。
这道菜的名字据说和乾隆皇帝有关,但有很多关于皇帝老儿爱在古代书画上乱涂乱画,写了一万多首诗,爱在民间游荡的故事。我们就当它是真的吧。
客家人喜欢把一种食材塞进另一种,比如我们前面介绍的酿造系列。这在中国所有的菜系中是很特别的。
猪肚鸡的做法是把生鸡肉塞进猪肚里,用牙签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扎两个头,放在特制的汤料(党参、黄芪、枸杞、花椒)里煮。
吃的时候把五花肉切开,把鸡肉拿出来,切成小块,放回原汤里,加热就可以吃了。
这样煮出来的猪肚爽口有弹性,浓浓的药味和辣椒味的汤汁为鸡肉增添了鲜味,吃起来鲜嫩无比。
中国的红烧肉有很多种,比如梅子红烧肉、芋头红烧肉、笋干红烧肉、冬菜红烧肉等等。
梅菜红烧肉是一道独具客家特色的菜肴。
客家人的祖先长年颠沛流离,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一种便于携带和保存的食物,于是就诞生了梅干菜、笋干、萝卜干,包括后面要介绍的盐焗鸡。
梅菜的名字来源于明末的一个传说,说是一个叫梅仙姑的仙女把它送给了因为战乱而饿死的百姓。
这是全世界的普遍特征,但在战争时期,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普通人更愿意把命运交给虚无缥缈的神灵。
梅干菜是用新鲜梅菜腌制的。当然,客家的梅干菜远不止一种,芥菜干、冬菜干也很常见。
梅菜红烧肉的肉必须是五花肉,切成约8厘米长、4厘米宽、0.5厘米厚的条,小火煎好后放入碗中,盖上厚厚的梅菜干,蒸1小时以上。
最后把碗倒过来放在盘子里,五花肉就亭亭玉立的立在梅菜上,一道美味的梅菜红烧肉就成了。
五花肉里的脂肪滋润着梅干菜,而梅干菜让五花肉肥而不腻。这两个不相干的成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统一的。
喜欢那些看似极不般配,却能走到最后的爱情。
这是我的客家美食之旅。
所有的知识你都认可了吗?全知道了记得来找我吃客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