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行业在发展吗?

对进口的依赖正在减少。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制造业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制造企业的共识。近年来,国产刀具企业迅速崛起,以性价比和本地服务优势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加速数控刀具国产化进程。

2019年,我国刀具消费总额达到393亿元,其中国产刀具年消费约257亿元,进口刀具年消费约136亿元。虽然国产工具以总市场份额的2/3占据中国工具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但主要是低端产品。6543.8+03.6亿元的进口工具,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急需的高效工具。中兴事件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缺失必将制约中国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配套数控工具,加快其国产化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从2016年到2019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下降到34.61%,这说明我国数控刀具的自给率在逐步提高,进口依存度在逐年下降。

未来,中国工具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刀具消费结构调整加快,数控刀具消费需求增加。中国是世界上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钨资源的利用水平不高。全国从事硬质合金产品和工具制造的企业很多,但大多规模较小,主要面向低端市场。随着我国促进硬质合金向深加工延伸的产业政策,硬质合金产品和刀具的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以数控刀片为代表的深加工产品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替代进口和国产化是中国工具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数字化制造水平。数控刀具是数字化制造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在节约制造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端数控刀具对进口的依赖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障碍。

目前,我国大部分刀具企业以传统标准刀具为主生产低端产品,适应数字化制造发展趋势的数控刀具产品供给不足。近年来,我国工具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部分领域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但国产工具短期内难以替代进口。

-工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在发达国家,工具随着数字化制造而发展。随着制造业对工具的认识、使用和要求越来越高,工具材料已经从碳素工具钢、高速钢升级到硬质合金、超硬材料。工具技术、R&D、营销、服务的体系比以前更加复杂,工具的仿制难度越来越大,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工具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越来越小。未来,随着工具技术的演进,小企业无力继续在工具材料、涂层等领域投入研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必然会被行业龙头企业淘汰。

目前,我国工具行业呈现低端产品无序市场竞争的局面。大量缺乏技术沉淀、R&D能力差、资本实力弱的小企业面临被淘汰或兼并的局面,而拥有品牌、资金、技术优势的企业在高端应用领域更具竞争优势,发展空间更大,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整个工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国内工具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全球领先的刀具制造商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类别、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高R&D实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切削解决方案。未来,中国刀具制造商的角色将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刀具生产和供应转变为开发新的切削技术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和产品,从单纯的刀具供应商的地位转变为为用户企业解决加工问题的重要合作伙伴。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刀具制造业产销需求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