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禁烟的历史背景

原因:

当时正处于清朝封建统治濒临崩溃、西方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中国侵略扩张的动荡年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中国走私鸦片,不仅改变了正常的贸易格局,非法掠夺了中国的巨额财富,而且使中国的毒品泛滥,对中华民族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止鸦片。然而,清朝首席军事大臣张穆等人不愿意放弃鸦片走私的巨大利益,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或明确禁止秘密运输。

影响:

林则徐在民族危机中挺身而出,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虎门鸦片之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林则徐因此被尊为民族英雄。

扩展数据: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却遭到了一些官僚的阻挠和英美商人的抵制。林则徐斩钉截铁地说:“鸦片一日不尽,本大臣一日不归,誓与此事同在。没有理由停下来。”

在广州人民的支持下,林则徐严打烟草商,惩办不法官员,没收鸦片。短短两个月,英美商人就交出了两万多箱鸦片,约230万斤。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滩销毁鸦片,历时23天,至6月25日。在出售香烟时,当地居民和外国人都被允许参观这个地方,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看和听,并从盐中学习。”

参考资料:

人民网-林则徐与虎门销毁鸦片——“誓与此事从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