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科学与历史(七)古人对盐了解多少?

在古代,盐都是盐,是一块一块吃的。现在凿起来又麻烦又痛苦。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历史记录或考古资料来解释人类最初开始吃盐的确切时间。

但可想而知,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消费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期。远古先民在“食动植物,饮其血,似其发”的蒙昧时代[3A]时,不知道什么是咸味,什么是盐。后人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汤不来”[④ a],以示对古代礼仪的遵从。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也记载了这种古礼:“大食之礼,尚玄酒与腥鱼,大汤不谐,有遗。”古籍中的这些记载,可以看作是古代先民不认识盐或盐的证据。因此可以推断,古代先民确实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对食用盐一无所知。

人类的饮食文化是从品尝一切开始的。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所有东西中,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都是通过人自身的味觉积累而获得饮食经验的。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我不认为这是古人毫无根据的捏造。正是远古先民无数次的大胆品尝,为人类饮食文化的进步搭建了阶梯。

古代先民无数次随机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渍土,尝到了美味的咸味,并在食物中加入天然存在的盐,发现有些食物比原来的味道更咸更香。经过尝试,他们逐渐用盐作为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大自然的馈赠而获得的天然存在的盐,开始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摸索。地球上最大的盐储备是海水。

中国最早的产盐记录是关于海盐生产的。据古书记载,炎帝(神农)时的军阀苏莎首创用海水煮海盐,称为“苏莎作食用盐”[① b]。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苏莎尚不确定,但可以说这个诸侯是中国用海水煮盐智慧的体现。事实上,苏莎不可能用海水制盐,但生活在海边的古老祖先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目前没有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古籍证明,“苏莎烹盐”可以视为中国海盐工业的开端,苏莎是中国海盐工业的奠基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盐的成因早有探索,并有先入之见。他们认为盐的形成与水汽有很大关系:“水是潮湿的,潮湿是咸的”[② b]。这是长期观察湖盐形成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是内陆盐湖(池),由于气候干燥的影响,可以自然生成结晶盐。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古老的河东盐池(又名解池,今郓城县南、中条山北麓)通过风吹日晒蒸发自然产盐,史称“谢衍”、“鲁盐”或“河东盐”。《山海经北山景》中最早有“歇池”的记载,其中有“南三百里,京山,南望盐贩之泽”一句。据阿津学者郭璞说,盐贩就是“盐池”。(〔③b〕目前,我国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和茶卡盐湖富含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1.6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性。晋王在《罗都赋》一书中写道:“河东盐池清鲜,不劳而获自然。”也就是说,池盐不用煮沸就可以自然制成。“斜池”位于黄河流域,可想而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远古先民很早就接触到了这种天然的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