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哪些民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天一亮就起床,放鞭炮,互相祝贺,互相拜年。在这一天,闽南人一般不煮新米做早餐,而是吃除夕的“剩饭”,以求得幸运,祈求来年“有余”。漳州人吃“甜面”,俗称“长寿面”,象征长寿。初一起床后,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奖励晚辈“红包”,也就是“压岁钱”。正月初二,冰南人习惯在这一天“邀女婿”,很多夫妻带着孩子回父母家团聚。新中国成立后,将春节的三天(初一至初三)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政府举行团拜,民间举行游园活动。漳州每年都会举办“娱乐春园”,展示各种商品,还会上演湘剧、木偶戏等娱乐节目。游客聚集成人山人海。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历史上称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这一天,闽南人吃“元宵”。晚上,共富街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鸡灯笼、鸭灯笼、鹅灯笼、鱼灯笼、南瓜灯、葫芦灯笼等固定的灯笼,也有风灯笼、赛马灯笼、云龙灯笼、猴子灯笼、蜗牛灯笼等可以旋转的灯笼。同时,还燃放烟花和舞龙舞狮。漳州的曹华街是制作灯笼的地方,有许多著名的工匠。这天晚上,所有新婚的新娘都会去附近的寺庙拜佛。有孩子的会在这一夜感谢佛祖,没有孩子的会借此机会为孩子向佛祖求情。新中国成立后,漳州的元宵节、焰火、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活动更加热闹。近年来,灯笼都集中在中山公园,成为“灯笼的海洋”。各种灯笼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清明节:在清明节期间,闽南人会吃春饼,做清明果,捧酒捧茶或买饼祭扫祖帘。扫墓时,要在墓园里撒上长条的纸箔,在墓园里除草种树,在坟里培土,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机关、团体在清明节组织扫墓、敬献花圈或种植松树,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端午节:这个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公元前4世纪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闽南的端午节被称为“五月节”。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旁插菖蒲、艾草,烧雄黄酒或饮雄黄酒,孩子们胸前还会佩戴香囊,以辟邪祛病。中午,人们会吃面条,品尝碱性饺子,肉饺子或豆饺子。这一天最热闹的是龙舟。漳州地区的龙舟船狭长,首尾翘得很高,船头雕刻着巨大的龙头,船体上绘有鳞片。在龙舟上插一面“头旗”作为竞赛单元的标志。过去,龙海县举行龙舟比赛时,会在河中的浮标上绑上几只鸡,让参赛者获得冠军。现在,t恤和背心被作为“标准”。
六月半年节:农历六月十五,闽南农村都吃“半年元”。这种圆丸只有“冬至日圆”的一半大小,而且不加汤就染成了猩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添上丰富的菜肴,有“小灶”半年。这个“半年节”的习俗始于明朝。15世纪明朝中期,漳州月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港口。这些城镇很繁荣,海盗们经常伺机骚扰他们。尤其是夏粮丰收后,盗贼经常偷偷登陆,突然袭击,杀光所有人,抢走所有东西。因此,人们安排在农历6月15日度过一个“小年”,提前蒸一些小圆丸,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一些家庭主妇在蝴蝶上将圆形药丸折成小山,并在顶部放一个带壳的干桂圆。这个“龙眼”寄托了主人对“富贵”和“团圆”的渴望。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在节前,闽南农村大多会购买屏山柚、文旦柚或蜜柚,陈列在大厅里。只有在这一天,它们才会被剥下来,分发给全家人,庆祝团聚。这天晚上,城乡居民要在天井、门口或阳台赏月、吃月饼。有的农村妇女让女儿在月亮下拜神,俗称“请月亮阿姨”,祈求好姻缘。现在这些古老的习俗在新思潮的冲击下逐渐被淘汰。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中国沿海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吃蟹酒,爬山,参观名胜古迹,放风筝。在这一天,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在过去,海城的人们仍然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绑在风筝上,那时天空充满了灯光,这是一个奇观。
冬天的至日:吃冬天的至日糖球是漳州的习俗。在节日前夕,每家每户都用糯米磨成球,放在竹帘上。第二天早上,放在红糖锅里煮,作为节日早餐。在过去,农民也在这一天去祠堂祭祖。
谷物祭祀: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旧称谷物祭祀日。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灶神”,是上天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的这一天,灶神都会回天汇报这一家的善恶表现,一直到正月初四晚上。灶神离开前,家家户户都要向他告别,这叫“祭灶”。祭灶时要把酒糟抹在灶口,让灶神饱餐一顿,以便后天好好说话。为了照亮灶神,从晚上到黎明都要供奉香灯。
年夜饭:在漳州叫“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围着炉子”过年。在外地的家人,只要有可能,都要尽量回来团聚。如果有人不回来,给他留个座位,穿上他的一件衣服,桌上放一副眼镜和筷子。围着灶台,圆桌中间放着火锅,茶和菜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也强调了寓意,如火锅里的热肉丸、鱼丸,寓意家人团聚;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一年有余”;猪脚芋头,寓意来年有奔头;并把蚌壳放在门后,用人类最古老的贝壳币,暗示钱不会流出等等。在旧社会,穷人和富人过年有天壤之别。现在,在春节期间,每个家庭都可以享受这种丰盛的家庭晚餐。“围着火炉”之后,晚辈会向长辈“辞职”,有的会“举烛”到天亮。
婚丧习俗:旧社会,男女的婚姻是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进行的。商量婚事时,把男女双方的年龄八字写在红纸上,由媒人传给双方父母,双方父母根据年龄八字要求占卜,然后约定。如果婚姻谈判成功,将在某个日期进行约会。结婚典礼前一个月,男方通知妻子,要带蛋糕等礼物,给他送彩礼。结婚前一天,女方会把自己的妆容送到男方家。婚礼当天,男方家准备鼓乐轿子,由媒人牵到女方家。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排坐在床沿上,称为“坐床”。稍事休息,拜天地,饮美酒。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实施,取消了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男女自主结婚,办新婚,办茶话会,既经济又热闹。但是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一些旧的风俗习惯。
丧事:旧社会死者家属要请和尚或道士做所谓的“功德”,超度死者。葬礼当天,亲朋好友身着白衣参加葬礼。葬礼上排着长队,播放着哀乐。死后七天,要做“头七”,请和尚道士念经。必须有七个连续的“七”。这自然是很贵的,所以即使在旧社会,也只有有钱人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目前,漳州在办理丧事上已逐步推行火葬,废除土葬和迷信,用花圈和挽联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对于一些名人,将举行追悼会,以纪念死者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