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淮北的文化历史?

淮北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古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在淮北市所在地象山建城。

公元前21世纪,商汤的第11代祖先相土迁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恭公从河南睢阳迁都宋,历时90年。在随后的1000年间,历代王朝相继在此设郡或县。

古项城兴盛时期,据初步调查,有文物200余处,其中石山子等重要文化遗址14处。建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临涣土城,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镇级土墙。

在出土文物中,汉画像石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高品位、大数量的城市之一。淮北自古出类拔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简叔,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28- 560年)的政治家。

桓谭,汉之交伟大的哲学家、学者,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人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公元223-262年)。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公元1904-1993)。

扩展数据:

淮北民俗文化:

淮北古画戏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地区,是苏皖以北这个小地区少有的具有较大风格的剧种之一。淮北古画戏起源于明朝初年。20世纪50年代初,淮北及丰、沛、萧、党一带的民间古画班就有100多个。

淮北古画戏的主要声腔有苏州腔、淮北腔、口子腔平盘和冷盘。舞蹈有“压纹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既有文艺的,也有武艺的;说唱与歌唱融为一体;角色齐全,剧目丰富。

170多玩,其中110多玩,60多玩,72段。淮北古画的唱腔哀婉缠绵,尤其是“冷调”极具代表性,独具个性。

淮北古画戏的舞台表演完全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场景都是纯粹用虚拟的手段来表现的,男女演员可以互相扮演各种角色。“花鼓花田”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

表现形式为公角背花鼓(称“鼓架”)。在《鼓》和《八句》中展示多彩的舞蹈女角上扎着绣球,手舞长绸,脚上绑着特制的木垫。

表演技术难度大,演员需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在淮北古画戏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百度百科-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