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秦岭的思考
无助又贫穷。
没有一座山能与她相比,千年后留下的是斑驳。
任何文化都无法超越她,现在我们在那里追忆。
老子骑青牛,踩风。那是飘渺的,但在我心里,我是无助的,是飘然而去的。
陶渊明的茶壶、药臼、书籍、绳床。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松树林里的月光和小溪里的水晶石被抛在了身后。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在这里留下诗词,尽可能地美化和反哺她。
但是我们一直在那里要求。朱鹮少了,熊猫出国了,华北虎灭绝了,连山河都改道那里了。
那是无奈。
人类工程越大,越无能。你转化的越多,留下的就越少。以小换大,不以大换小。谁知道一千年后会不会有用?
我不知道老子一千年后回来会不会再讲道德经,但他会惊讶:所有的河流都学会了巴结别人。
这就是我们留下的“沧桑”。
我没有看到美丽的风景,只有在那里寻找美丽风景的人。
我没有看到汉唐的繁华,只有人们在追忆和徘徊。
想找点安慰,最后瞄上了大秦岭。
那是现在的无奈,也是后代的贫穷。
我们在骄傲的背后流血,骨子里的辫子还没有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