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四大古建筑
1.最著名的都城和宫殿是长安和洛阳。
长安
隋唐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582年,隋文帝因规模小、水质咸、规划不合理,在长安东南建新都大兴城。唐继续修建,并改称大兴城。
长安城的规划总结了汉末邺城、卑微的洛阳城和东魏邺城的经验。在广场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轴线,项目和皇城都位于城中最重要的位置,由棋盘式道路纵横交错。宫城位于城市的最北部,南面是皇城。皇城南面建有东西两座城。其余的被划分为方莉,大部分是住宅、寺庙和少量的政府办公楼。
唐朝以后,在城东北建有大明宫和禁园,东有兴庆宫,东南角有芙蓉园。汉元殿和林德殿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宫殿。其中,汉元寺宽十一间,门前有一条75米长的卫龙路。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轰轰烈烈的建筑风格。林德宫是大明宫的另一组宏伟宫殿,宽11,深17,相当于明清紫禁城正殿太和殿面积的三倍。林德厅是皇帝用来宴请大臣、观看杂技舞蹈和做佛事的地方。
洛阳
长安城是巨大的,但工程技术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体量。下雨天道路泥泞,影响球场,甚至导致人员溺水。长安的选址也有一些问题。因此,隋唐继承了汉朝“东、西、京”的体制,选择洛阳为东京,同时在政治上、经济上控制东南地区。宇文凯还主持了这座城市的规划。隋唐洛阳在汉魏洛阳以西十公里处,北临龙门,东西临洛水,将洛阳分为南北两部分。
洛阳城的规划与长安城基本相同,只是皇城和宫城位于北端的西部。皇城南邻洛水,有三条主干道贯穿南北。洛阳的市场水路运输频繁,交通物资便利。许多贵族官僚在南区修建住宅园林,所以洛阳不仅是首都,也是一座以园林闻名的城市。
2.最著名的佛教建筑是寺庙、宝塔和石窟。
寺庙
五台山南禅寺和北阁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唐代的代表性建筑。南禅寺的正殿是一座小佛寺,宽三间,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北阁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庙之一。
它位于西边的一个山坡上,所以主轴线采用东西向。寺庙的总平面图根据地形分为三个平台。一楼平坦宽阔,北面有文殊殿。二楼平台都是近代建造的二级建筑;第三个平台是高高的挡土墙,正殿就建在上面。正殿宽七间,深四间,平面柱网为金盒底槽形式,内外两圈柱。北幸厅充分体现了结构与艺术的统一。室内采用天花以下的外露式建筑。
外观上,下部采用低桥台,立面每一个比例都接近一个正方形。柱子有一个上升的侧脚,柱头有一个巨大的斗拱。整体有一种庄重稳重的形象。斗拱与柱高之比接近1:2,四跳,屋檐近4米,相当于屋檐到地面高度的1/2。斗拱在视觉上更加巨大。同时,屋顶是1: 2的缓坡,站在殿前看不到屋顶,所以突出了斗拱在结构和艺术上的重要作用,这种比例关系表现了唐代建筑稳重、恢弘的风格。
塔
南北朝时期,佛塔还是寺庙的重点,但到了唐代,寺庙成为中国,佛塔不再是寺庙的重点,往往建在寺庙的侧院。由于当时砖结构发展很大,基本上是仿木塔的砖结构形式。这种塔始于北魏,因转折而在唐代继续发展。
其特点是:外币逐级收紧,柱拱隐蔽,遮腰檐,无平座。结构的内部通常被分成楼层。从外形上看,基本可以分为亭塔、单层塔、密檐塔三类。唐代留下的亭式宝塔包括兴教寺的玄奘塔和季翔寺塔。米岩塔的代表是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河南嵩山的永泰塔和王法塔。其中,千寻塔是唐代最高的砖塔之一。密檐塔的特点是大多古朴不加雕饰,但塔身有明显的点,由低矮的台基建成,塔身上方有层层叠叠的檐;而且整个塔的体积是中段书比较多,顶部的集杀比较适中,使得唐代密檐塔比前朝更加挺拔。
岩石洞穴
开凿石窟的习俗从南北朝一直延续到隋唐,尤其是唐代。隋代的一些窑洞也有前廊,到了唐代基本不复存在。从外观上看,建筑的构成在唐代已经大大减少。唐代,主要石窟开凿于河南洛阳龙门和甘肃敦煌。
3.陵墓
唐陵与历代墓葬的不同之处在于善于利用地形,也因为山是坟墓。唐代18座墓葬中,15座墓葬均为丘筑。唐陵整体布局为方形陵墙环绕,四面有门,门外有石狮,四角有角楼。陵前神道一般沿断势向南延伸,神道上的大门和石像比前代多。
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是甘陵,依托梁山修建了一座天然陵墓。陵墓位于凉山北峰,有三座山峰,南两座山峰对峙,是神道的起点。慎到长约4公里,有纪念碑、坟墓和石像。陵墙围绕地宫和主峰呈近方形,门外四角有石狮和角楼。
4.公共建筑和住宅
唐代长安城南北有14条街,东西有11条街,把整个城市分割成108个方莉。街道非常宽阔,尤其是通往城门的街道,最大宽度约为150米。但技术落后,宽阔的路面还是土路面,导致雨雪天排水不畅。因为街道两边都是高高的封闭的方墙,街景冷漠,毫无生气。城市格局沿袭汉魏以来的露莉体系,平面接近长方形但略大于前代。城里有东西两个城市,但广场上还有一些商店。将商铺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市场,是中国古都规划的特色之一。唐代长安继续发展这一特点,晚唐有解除夜禁的趋势。
安吉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长37.37米,高7.23米。同时每个肩膀上都有小石头券。这样既减轻了自重,节省了材料,又减少了洪水流经时的阻力。
这一时期的房屋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艺术家可以从绘画中获得一些信息。贵族门采用乌头门的形式。住宅中轴线明显,平面布局对称。在园林方面,我们不仅凿山造池,还在风景优美的郊区建别墅。园林里充满了诗情画意,文人墨客常常把自己的思想情操寄托在其中。南北朝至唐代,上流社会对奇石的欣赏逐渐普遍,尤其是苏州,出产太湖石。家具最重要的是脚朝下坐着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这个时期从上流社会流传到全国的。坐在地板上用床的习惯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