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新面貌——红河县的前世今生
2005年初到红河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狭窄、落后、偏僻、拥挤。城市住在山顶,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是到达它的必经之路。整个城镇只有两条街道和一辆公共汽车。来自省会的旅行者甚至哭了,因为他们来到了如此偏远的地方。一位来北京红河工作的干部形容这里很落后:全县没有一家像样的专卖店,一件高档毛衣都买不到。
那时候通往乡镇的路是弹跳石路,又窄又弯。如果迎面开来的汽车没有及时避让,就可能发生事故。那时候只要人得了重病,就只能逃跑。当时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内地的学校。那时候,举世闻名的萨马巴梯田,还保存在不为人知的闺阁原玉里。东门城楼,马帮留下的建筑遗产,被县委党校的房屋包裹在中间,灰头土脸。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红河县人民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无论是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城市建设,都与14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不像内地城市那样高楼林立,光彩夺目,但也呈现出简约美观的新面貌。
山寨里还有一个工业园,蔬菜水果已经大规模生产。一片片新居,让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搬进了新居,改善了生活条件,改变了生活方式。连接村庄的水泥路让村民出行不再困难,农产品有了更远更广的市场。互联网+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了电子商务的存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为了让小城更有舒朗的味道和魅力,红河人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城市进行新的布局:学校和行政单位的疏散,让老城区不再拥堵混乱,焕发了青春。始于2016的旧城旧房拆迁工程,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工程。相信不出几年,红河县会是一个让世界惊喜的地方。
今天的红河县大致可以分为新区和老区。新区是统筹全局的行政区,老区是更有风情的居住区。
高高耸立在老城区的东门城楼,讲述着《最后的浪漫》中的悲欢离合。当年有多少妻子和母亲被迫在这里告别丈夫和儿子,又有多少女人站在这里眺望远方,透过秋水等待亲人归来。当这些“烟帮”和“下南洋”带着财富归来的时候,这座独特的建筑就建成了。多年后,它成为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成为红河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阵雨过后,走在洗过的青石路上,听着鞋跟在地上响的回声,仿佛能在历史的尘埃里看到商队,听到驼铃的声音。法式浪漫与中式写实中写意的住宅在诉说历史,住宅中的现代生活在传承未来。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生活已经完美对接,雕梁画栋下燕子呢喃,百年榕树与百岁老人交织,淡淡的古韵扑面而来;穿行在百年建筑中,看到小脚老人在缝鞋垫,不时抬头看看天空。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遇到马帮的美女,听她讲讲已经远去的马帮的故事。小镇上的人们非常热情。不用担心迷路,也不怕迷路。就算你真的迷失在那个家庭,热情的主人也会邀请你坐下来,拿出家里的美味招待你。
一个宜居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不可或缺。老城区有供老人遛鸟、打门球、打太极的西山公园,还有供年轻人锻炼身体、徒步数十公里的环山栈道。走在栈道上,小镇尽收眼底。自然的树林,林中不知名的花朵,叽叽喳喳的小鸟,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已经建成的森林公园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呆、散步和娱乐的场所。欢迎你随时和公园里更多的美景发生关系。
小城到处都是烤豆腐、烤土豆、冷轧粉的味道。逛累了,走累了,随时可以坐在用炕烧着的地摊旁边。没有各大城市都能吃到的高大上装饰精美的蔬菜,只有最简单最接地气的小镇风味。那些特色菜如野菜宴、花菜宴、笋子宴、烂牛肉宴也能给你的味蕾一个全新的体验。吃饱喝足,还可以给朋友带点当地特产,比如小黄牛肉干,梯田紫米,红米,秘制焖锅酒。累了,小城有各种酒店,会满足你不同的住宿需求。
生活在红河县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节日,每个节日都以自己的特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其中,哈尼族的“女生节”和十月街宴早已闻名中外。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特色村落,独特的自然风光,每个地方也在散发着自己独特魅力的热情邀约。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红河县与世界紧密相连,让它与州府蒙自、省会昆明为邻,让去普洱纳凉、版纳看野象的旅程不再遥不可及。即将开通的高速公路将使山区变得可以到达,世界和小镇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红河县的风格在每个人的脸上,在每一道菜里,在每个节日里。欢迎来到这里,并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