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中印冲突中做什么?

中印战争时巴基斯坦没有给予军事援助,但巴基斯坦当时决心与中国合作。

1961巴基斯坦政府为改善中巴关系迈出了一步,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1962,两国经过友好协商,就中巴边界的位置和走向原则上达成一致。1963年3月,两国就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防务的各个地区的边界签署了协议。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巴基斯坦。同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从1965到1971,巴基斯坦在历届联大都以提案国的身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扩展数据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不同于国内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印度试图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一场政治军事战争。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坚持扩张主义立场,坚持以武力实现其领土主张。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是高度政治化的。

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是一体的,相互交织的。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和外交斗争。这一特点不仅制约着这场战争的形式、进程和结局,也影响着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

即使印军蓄意挑衅并死伤中国边防军官兵,但仍保持克制和耐心,在政治、外交和道义斗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只有当印度军队完全拒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并发动大规模攻击时,中国边防部队才在攻击后进行反击。但首战成功后,印度政府发表声明,肯定其重大意义,仍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政府公然拒绝和谈,再次发动攻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再次反击,取得了反击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的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了主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场局部边境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和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

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了军事行动的打、停、进、退;军事胜利也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力争以战促谈,以战促和,相对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