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汉相比,东汉的存在感为什么这么低?
东汉也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一个时期,包括班超从丛林中收复西域,以及汉昭帝张时期解救将军。东汉虽然不如西汉和三国有名,但却以科技闻名。牛耕的技术在东汉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陶器制品从贵族独家进入寻常百姓家,张衡制造了浑仪和地动仪,张仲景写了《伤寒论》,华佗发明了麻风散和五禽戏。
国毁于弱,汉亡于强,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黄巾军阀政权。由于汉代对游牧民族的长期打击,即使在东汉末年,游牧民族也未能入侵中原腹地。东汉存在感低的最根本原因是:东汉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没有春秋战国三国时期争霸的局面。没有晋宋抗倭的故事。没有像西汉和唐朝那样破土动工,提升中国的威望。古今八卦作家的编剧真的是挖不出什么好看的题材。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乱搞的王朝生活更好。但是皇帝折腾的少了,宦官和外戚在政治上明争暗斗,导致东汉农民起义的急剧爆发和灭亡!
东汉时期,西域和匈奴两大战略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东汉时期匈奴的隐患还是很大的。东汉名将班固,曾在漠北大败匈奴,写出了著名的《严丰奔明山》,而他的弟弟班超参军,先随班固攻打匈奴,后去西域。东汉虽然也大力治理匈奴和西域,但始终笼罩在西汉的荣光之下。卫青、霍去病、张骞出使西域太猛,所以人们更倾向于以西汉为代表来描述匈奴和西域的事迹,而东汉并不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