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的历史
中国期货市场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随着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和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市场在调节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货价格的不公开和扭曲,农业生产的大起大落,粮食企业保值机制的缺失,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否建立一种既能提供价格信号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又能防范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的机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 10 12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了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5月28日开盘;
1991 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于9月成立,1992,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在中断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启动;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而成,2月正式投入运营。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 4月16日,我国推出国内首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2011 4月15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全球首个焦炭期货合约;
2012 12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个玻璃期货合约。
201165438+10月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回升,165438+10月股指期货成交量为11819400手,环比增长23.47%,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量为53.72万股。股指期货总成交额7.87万亿元,环比增长18.73%;股指期货日均成交3576.6亿元,环比下降2.86%。股指期货月度成交额占股票成交额的4.49%。
金融创新与期货市场和行业的改革在监管体制改革、产品拓展、业务创新等诸多方面齐头并进。在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推进期货市场手续费、套期保值、套利、保证金和持仓限额改革,提高市场效率;在产品创新方面,贴近“三农”需求,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发展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证监会支持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进境外经纪业务和客户资产管理试点,推进专业化期货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股票。
随着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改革的深入,期货行业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短期来看,随着市场的扩容和市场效率的提升,期货行业有望迎来业绩拐点;长期来看,随着业务创新的全面开展,期货行业将继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