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联盟试卷2016高三联考(三)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必须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笔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答题时,请将答案放在答题卡上。在选择了第一册中每道题的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放好。
对应问题的答案标签被涂黑;请对体积n使用直径0。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全卷。5 mm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上每道题的答案区作答,超出答案区书写的答案无效,试卷和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个问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合适的)
1.郭沫若说,中国在古代所谓的国家,其实只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氏族,所以常称为诸民族。“这表明
A.宗法制度使中国处于分裂状态。b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家国同构。
C.中国在古代没有产生一个真正的国家。d .氏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2.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了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使得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只不过是单纯的“讨论”,而没有宣传“作秀”的意义。即
A.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 .秦朝的议会制形同虚设。
C.秦始皇早已决定实行郡县制。d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3.阿明学者吴讷说,元世祖是第一个征服江南的人,而奇形怪状的人在江中浮沉,多半是在玩诗和酒。元稹和大德稍晚一些。“另一首诗云宇宙好像统一了,在这三十年里。江南将军同相,北方鞭长莫及。士亦寻官,食裹而趋幽。”上述现象反映了
A.江南文人的政治观点因时局而变。b .元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国家统一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d .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4.乾隆年间共同发起人民馆批稿的程锦芳曾感慨道,旁观者说保密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内阁亦步亦趋,如邮。我知道国家的重大政治事务都是从九卿以下,而总督是诸侯。士兵们因为他们的仪式和音乐而得到奖励,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基于此,可以得出结论
A.内阁和军事部门负责地方和中央政府。b .内阁处理的政务没有军部处理的重要。
C.军部和内阁划分了军务和政务。d .军事部门没有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
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的民主时曾说,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依据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的对立,被保护的人民和公民的对立。”由此可见,古代雅典的民主。
a消除了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对立。b激化了雅典内部矛盾。
C.巩固了雅典奴隶主的统治。d .建立了雅典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