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祠的历史沿革

和平,又名和平,唐代叫周金里,是邵武市的一个大集镇。在坎头村上京自然村,有一座著名的海外祠堂——黄祠。

黄桥,又名黄,生于唐宪通十二年(871),卒于后周三年(953),享年82岁。早在唐朝中期,黄桥的曾祖父黄英就祖籍河南光州固始,一路来到福建浦城。他的孙子黄成为的创始人。黄桥是黄的儿子。他年轻时是千户司令,唐昭宗是工部侍郎。他真的很善良,为官清廉,治学重儒,在家乡和平镇办了一所“和平书院”。这一举动被当时所有的乡镇模仿,并作为佳话流传下来。黄桥* * *娶了上官石、吴氏、郑三个老婆,各有七个孩子。黄桥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从小就有所作为。八十大寿,送儿子十八岁(留三人孝敬生母),拿着家谱,出门自求多福,创办家业,并献诗一首,“信马登程去异乡,我寻胜地摇大纲堂。我远离此地,身在异乡,也就是我的家乡。傍晚不忘问父母,春秋须荐先人蒸。”(即《送子诗》)黄桥的儿女不负父业,在他乡励精图治,繁衍生息,大有作为,子孙遍布天下,成为人丁兴旺的大家族。送子诗代代相传,成为黄桥后人认祖归宗的诗句。

黄的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神社为砖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有正殿、天井、回廊、下廊,左右各有一翼,雕梁画栋,斗梁架。正殿供奉着黄桥、他的第三任妻子和二十一个儿子的牌位。

据《黄氏和平族谱》卷一《新建寺序》记载,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民国十年(1921)重修。后来由于诸多因素,祠堂荒废,改作他用。近百年来,龚乔寺历经沧桑,年久失修。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大批黄桥后裔纷纷前来寻根认祖,祭祖扫墓。1994年,由市有关部门和当地黄氏后人发起,成立了“黄氏祠修缮筹备委员会”,开展联系各地黄氏后人筹集资金的工作。1995开工,次年夏天完成主楼改造。1997,列为邵武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龚乔庙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进行了修缮。

近年来,来自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广西、邛崃、贵州、云南、四川以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黄后裔不远万里来到和平镇寻根祭祖。事实上,祠已成为联系海内外黄氏家族的纽带和桥梁,对振兴邵武也有积极意义。

清光绪年间和平黄《大成谱牒》共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