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的详细历史(在中国)?
1995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国际节点,完成了与互联网和公用数据网的互联。由于《中国学者》杂志是1995+02年6月12年10月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刊物,邮电部于07年5月17日宣布ChinaNet向国内社会开放,提供全部互联网服务,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同年2月20日,12,中国贸易报首次推出网络版,成为新闻在线的先行者。到1995年底,全国首批网络新闻媒体总数达到七八家,其中就包括《中国计算机报》。
1996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化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网络媒体强劲发展的一年。10月2日,65438广州日报电子版、中国证券报电子版正式在线出版。65438+10月13,经过三个月的调试,人民日报综合数据库国际平台开始正常运行。读者可以在网上看到当天发表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市场新闻》的全文和部分图片。截至1996年底,已有30多家报纸在互联网上发布电子版,20多家杂志也在网上。在广播电视和新闻机构方面,广东人民广播电台6月1996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中央电视台2月1996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也上线了。
1997 65438+10月1,人民日报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网站,命名为人民日报网络版。中新社《华声月刊》于4月申请了自己的独立域名1997,随后制作了5个网络版,共65438+多万字,正式命名为《华声报电子版》,于5月25日在网上出现。新华社6月7日正式开通网站,1997+065438+。
1998,报纸上线,掀起新热潮。据中国记协电子网报研究会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电子报纸总数为127份。截止1999年底,全国共有网络报纸近1000家,广播电视机构近200家。截至2000年底,中国共有1万多家媒体,其中2000多家是在线媒体。
此外,一些非传统网络媒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门户网站网易、搜狐在1998开通新闻频道,与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建立合作。Sina.com成立于1998年2月,1999年4月改版成功,大型新闻中心上线。这些网站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每天发布和更新各类国际、国内、社会、体育、娱乐、财经等新闻信息,浏览量增长迅速。此类网络媒体包括FM365和263资本在线。
2000年5月,北京千龙新闻网和上海东方网两家网络新闻媒体诞生,它们是由某地的传统媒体结合而成,并试图进入资本市场。虽然他们只运营了7个多月,但却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新闻页面浏览量激增。据报道,许多类似的网络新闻媒体正在成立(如北方网等。).
1995以来,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经营规模也迅速扩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1997下半年以来,网络新闻传播行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65438到0999这两年间,我国网络新闻媒体数量急剧增加,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媒体在网络上百花齐放。此时,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日俱增。1998年末,网民265438+万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690万。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由此进入稳定发展的历史阶段。统计显示,截至6月,1999,中国在线报纸数量为273家,占中国报纸数量的13.2%。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报纸近1000份,广播电视台100多家。同时,网络新闻传播对读者的影响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日报》( www.peopledaily.com.cn)网络版在网站开通初期每天有5000名访客,到1998结束时,已达到50万人。5月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1995,最高日访问量达到124万。这意味着人民日报网络版创办两年半,访问量增长了200倍。其他网络媒体,如新华社的网站(www.xinhua.org),也呈现出几何级的发展和增长趋势。
除了传统媒体上网,一些非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络媒体也格外引人注目,如国内著名门户网站“新浪”。目前,新浪已经成为网民最喜爱的新闻网站之一。还有“网易新闻频道”,搜狐新闻频道也吸引了大量网友。2000年,千龙网、东方网、中青在线、YNET等新闻网站预测中国传媒业将进入全面整合期。比如乾隆的集团作战模式,调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合作竞争成为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主旋律。其中,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的出现。com意味着在线新闻网站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由于传统媒体的巨大优势,并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网络新闻由传统媒体运营,所以千龙新闻网打造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即传统媒体整合后,作为独立公司运营。面对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站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网络新闻也会在进一步的磨合和渗透中发展和前进,创造网络新闻的更新历史。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络新闻媒体经过短短六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虽然不能说它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但它在中国整个媒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在短短六年时间里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为了管理好中国的网络媒体,国务院新闻办专门成立了网络新闻管理局,负责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自2000年6月5日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公告栏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经营发布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初步实现了对我国网络媒体的规范化管理。5438年6月底+2000年2月,一些商业门户网站,如新浪。Sohu.com和263资本在线获得了发布新闻业务的许可。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网络新闻和网络媒体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据CNNIC统计,57.97%的用户上网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各类信息,第一信息需求是各类新闻。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网站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各种具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上是指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包括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发布的新闻信息。根据2006年CNNIC的报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23万,同比增长19.4%,其中宽带网民7700万,占全部网民的近2/3。只要能上网,他们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随着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成熟和迅速扩张,网上新闻信息也在以高潮速度发展,WWW提供的信息平均每53天才翻一番。
网络新闻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赢得这么多受众,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网络新闻时效性强,综合性强。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互联网新闻克服了排版、印刷等诸多繁琐环节。传统媒体。记者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制作新闻,利用最新的网络信息发送和接收设备,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对世界各地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进行同步现场报道,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和发布的周期,大大提高了各类综合新闻的时效性。互联网提供的新闻数量和速度让很多传统媒体及其网站望尘莫及,尤其是当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时,这些商业网站抢新闻的意识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
其次,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网络新闻是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生动、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的结合。它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组织和展示新闻信息,使用户在阅读新闻内容时能够轻松跳转,更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特别是在静态的视觉信息中加入了大量的动画、视频图像、人物等动态信息,更具视觉效果。因此,网络新闻使新闻报道手段更加全面、直观、生动、形象,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三,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传播力!选择性和交互性。网络新闻很强!选择性,人们只要输入新闻标题,就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内容。这种便捷性和时效性是其他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通过电子邮件、BBS和讨论组,读者和网站可以实时交流。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的同时,可以直接在媒体提供的互动信息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需求,甚至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往往会从自己的渠道获得相关信息,他们也会将这些来自不同媒体的信息发布在一个媒体互动平台上(如聊天室、论坛)。在群众的充分参与下,网络新闻传播可以有效地与受众沟通,从而有效地调整传播策略。
然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新闻质量良莠不齐,真实性难以判断。网上既有高品位内容丰富的资源,也有黄色的东西。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假新闻照片的制作变得很容易。麻省理工学院新媒体实验室主任安德鲁·里普曼(Andrew Ripman)说:“人们不再能通过观看来辨别是非。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能按照过去一般的法律观点轻易相信一张照片。”假新闻和照片通过网络传播的范围更广,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大。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是一个更大的考验。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对于把关人——编辑,更要提高警惕,防止假新闻、假照片在网络上的传播。
网络新闻缺乏深度报道信息。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动态新闻。根据对国内五家专业新闻媒体网络信息的调查分析,一般动态新闻占90%以上,相比之下,背景报道、分析报道、预测报道的数量非常有限。这无疑制约了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对全球受众的深度影响。尤其是在众多ISP/ICP全方位处理动态新闻信息的情况下,中国新闻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最后,要特别注意网络通信中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上无时无刻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不仅是机器设备的不可靠性,还有很多人为因素。比如“黑客”行为,一旦攻击成功,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小到文件损坏,大到国家机密泄露。更严重的是,危及国家安全。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计算机病毒。只要上网,用户就可能被侵权。因此,报纸和上网用户在浏览网络新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免被杀。
分析近年来网络新闻的发展,我们大胆预测其未来趋势。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网络新闻势头强劲,但为了优势互补,它将与传统媒体长期共存。网络新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媒体,但未来网络新闻不会是传统媒体的复制,也不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简单积累,而是对从传统媒体获取的新闻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深入挖掘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在于获取取之不尽的信息和资料,还在于深度发掘信息资源。谁能提供深入专业的服务,谁就能赢得网民的青睐。网站要根据网民日益专业化、多样化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新闻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为读者量身定制新闻。因为网络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新媒体,只要能上网,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往往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因为BBS或者聊天室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有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时候如果能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比如在传统媒体上发布一些网络新闻,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传播环境,一定能扩大影响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借鉴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网络新闻将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网络新闻的专业化和网民需求的多样化是未来网络媒体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前网络新闻媒体处于综合门户时代。随着互联网市场的无限细分,网络新闻从冷漠、规模化向个性化、多元化转变是必然趋势。网络新闻的个性化和网民需求的多样化是今后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崇尚个性的信息时代,只有为那些兴趣爱好不同的网民提供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才能最终赢得关注,这对于网站运营者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一批专业新闻网站走上了网络舞台。可以集中力量加大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投入,扩大新闻来源和渠道,从而不断提高网络新闻的数量和质量,为不同爱好的网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多样化的各领域服务。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你需要阅读的在线新闻。
网络新闻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假新闻、虚假信息的传播,色情内容的泛滥,侵犯知识产权等。,使得网络新闻的复杂性日益加深。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网站发布新闻管理暂行规定》,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互联网公告栏服务管理规定》,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网络新闻的良好发展势头,也有助于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管理。 从而结束国内互联网站新闻传播和内容管理无章可循的状态,使之开始从无序向有序过渡,这对促进网络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网络新闻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如何利用好、管理好它,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新闻的发展必然带来新闻体制的变革。网络新闻是新时代的产物。网络新闻的采集、加工、存储、发布、成本核算、反馈、技术改进和更新都有其特殊性。传统新闻的运作和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网络新闻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使网络新闻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恰当的作用,发挥更好的功能,必须加快网络新闻经营管理的体制改革,特别是网络新闻的管理权限、商业模式和成本核算,使我国的网络新闻与国际接轨,逐步走上商业化、自主经营的国际轨道。不断激发我国网络新闻管理的自主性、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竞争力,实现网络新闻现代化。只有这样,中国的网络新闻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网络新闻作为新生事物,有很多问题摆在记者面前,需要大量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因为中国在中美签署的双边协议中承诺开放ICP领域,网络新闻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强化自身的新闻传播能力,不断拓展自身的信息服务内容和各种在线服务项目,探索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从而在未来的网络新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处于竞争与合作的局面。双方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同时又互相竞争。这种合作与竞争会不断升级演变,在融合与碰撞中达到另一个发展层次。届时,网络读者将能读到更高质量的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