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艘无人系统母船下水

世界首艘无人系统母船下水

一艘名为“珠海云”的研究船在中国珠海下水。国内媒体将这艘船定义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艘智能无人系统母船。据官方媒体介绍,这艘无人研究系统母船最大的特点和突破在于,它可以携带数十套配备不同观测仪器的空中、海上和海底无人系统,在目标海域进行批量部署。无人系统将进行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三维动态观察。

然而,在外媒的报道中,这艘高科技科考船已经与中国的军事技术进步联系在了一起。外国媒体,包括美国之音、南华早报、印度时报等。,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国陆军在无人作战系统发展方面的研究动向上。

诚然,这些西方媒体一直被“中国威胁论”所偏颇,强行将这样一艘民用科研船与军事技术联系在一起。毕竟珠海云的开发主体是中科院,而不是相关的军工科研院所。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军民用无人驾驶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很可能会有惊人的成就。

几年前,在关于所谓的两栖攻击舰,解放军下一代,也就是传说中的“076”两栖攻击舰的一些鳞片和爪子的猜测中,一个与弹射技术密切相关的项目出现在了该舰分系统预研的招标项目中,一度让不少军迷浮想联翩。

当时075两栖攻击舰正在形成战斗力。但与强敌的下一代同类型装备,即以“小型航母”形式出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相比,075型更像是一种强调人员和装备投送的近海平台。

这种两栖攻击舰,在一些国家过去的经验中已经证明,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火力投射支援,在实战中很容易出现“肉包子打狗”的情况。在这里我必须说几句,这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马润)被戏称为“第四级”的原因之一。

因为从美国海军陆战队成立以来的历史来看,它一直想打造一支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小三军”。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实际作战中获得的陆空支援装备,如果不是专门为海军陆战队研制的,一般会落后于陆军或空军等专业化军种列装的同类装备。

比如在空中力量方面,美国马润两栖攻击舰上罕见的固定翼舰载机,早就是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AV8B,也就是美国从英国引进的鹞式舰载机。

这样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搞陆地支援任务还行,但是到了21世纪大国的空对空作战,真的不够看。这也是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说法,F35诞生后,海军陆战队对其舰载版的热情超过了海军航空兵,而且因为F35B系列的到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模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知道了上面的问题我可以进一步讨论无人作战平台对未来中国新型两栖攻击舰的影响。自现役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建造以来,国内军民界就有不少声音认为,与目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相比,中国的海军陆战队缺少一种独立于海军、空军的可用固定翼舰载机。

诚然,这样的担忧自然有“攀比强者”的心理基础。认为与世界上实力最强、体系最完备的海军陆战队相比,应该“补其不足”,也有海军陆战队在假设条件下可能面临陆上火力支援不足的现实考虑。

过去对于“为什么不像美国、英国或苏联那样研制两栖攻击舰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解释,大多集中在中国航空工业一些关键子系统的技术短板上。当然,笔者认为,解放军海军陆战队不寻求像美国那样建立独立的固定翼作战舰队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方面的需求本来就不大,也不迫切,这大大降低了相关机构发展这种武器的兴趣。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两栖作战力量仍然隶属于“大”海军体系或“大”陆军体系,这从中美两军的军兵种划分上是一个线索。目前,中国并没有把海军陆战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但它仍然作为海军编制下的一个兵种。

在目前可预见的军事行动中,海军陆战队起着关键作用,它一定会得到空军、海军甚至火箭军的战役和战术支持。正是这些原因的长期综合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并没有学习美国为两栖进攻部队配备垂直起降的固定翼航空武器。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外利益的扩大,中国的海军正在迅速壮大,两栖作战力量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国产两栖攻击舰逐渐形成战斗力,海军陆战队对拥有可靠的从海上到陆地兼顾海空的多用途固定翼支援飞机的需求日益迫切。

但我们都知道,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战斗机。此时招标未来两栖攻击舰弹射设施的前期研发,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一般来说,直升机不需要弹射起飞。在固定翼舰载机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现役的海军弹射器大多用于大型航母,辅助大中型固定翼舰载机起飞。

作为两栖攻击舰中并不是特别大的一种海军舰艇,我国目前服役的舰载机J-15和未来的“海斯一代”歼35指日可待。虽然在现役的固定翼舰载机中应该算是佼佼者,但对于两栖攻击舰来说还是太大了。且不说这两型战机需要更大的起降平台,停放这两型战机所需的空间对于通常使用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来说也是非常紧张和局促的,这必然会对两栖攻击舰原有的运输功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过去美军在使用两栖攻击舰时,曾试图建造一艘单纯强调“进攻”能力的所谓“小型航母”,将其内部船坞改装成固定翼舰载机的机库。但从成本和系统内功能安排的考虑,证明了两栖攻击舰要保持运输功能和打击功能的平衡。就一艘两栖攻击舰而言,更直观的应该是加强运输能力。

因此,既然目前可能的固定翼舰载机很难登上两栖攻击舰,那么面对未来将要装备弹射装置的076,就产生了一种观点:既然现有的国产舰载固定翼战斗机难以适应两栖攻击舰,或许可以考虑采用国产无人机。这个说法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的。

从国内来看,中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无人机研发和生产强国。这里的无人机不仅指普通民用DJI等“小玩意”,也指大型长航时硬装无人机。

相信大家都能从国庆70周年阅兵中突出的袭击事件——11和未侦破——8中看出端倪。中国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技术实力雄厚。

从国外一些军事发展来看,美军已经开始计划在福特级航母上部署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基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场经验,美国几年前就计划在海上部署以“捕食者”和“全球鹰”为代表的Chada综合无人机。虽然最终未能成型,但也为其他国家在海上部署无人机打开了思路。

最近在俄乌战场上,虽然目前俄军在东部和南部战线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战略战术优势,但是在对相关情况的回顾中,无人机的使用,尤其是由于缺乏大型先进无人机,在一些军事行动中已经造成了不少挫折。

事实上,俄军并不是没有先进的无人机。最新消息指出,俄罗斯空军相关部门已经将下一代S70无人机投入实战测试,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由于过去俄罗斯国内经济问题导致军费缩水,以及历次军事改革的失误,对无人作战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并不关注”。

从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也可以看出,对于无人作战部队来说,大规模使用也是必须考虑的。毕竟相对于有人作战装备需要考虑的人体生理极限等限制因素,无人作战装备在耐久性和作战持续性上更胜一筹。

今年5月中下旬,在一些关于中国海军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训练的新闻图片中,我们已经发现这艘航母的甲板上停放着一些无人机。事实上,解放军海军早已在军舰上部署了一些具有类似美国RQ8A“火力侦察兵”侦察功能的舰载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一般会从舰尾的直升机甲板起降,作为附属于护航舰艇的补充侦察力量。

从现有的一些迹象来看,未来更大的无人机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海军舰艇的航空甲板上。当然,目前看来大家更愿意把这种中小型无人机当做“辅助”,但谁能保证无人机在下一代076两栖攻击舰上不会起到类似“对地攻击”的作用,装备弹射器,能够起降更大型的无人机?

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尝试将一些飞机改造成测试地对空导弹的靶子。在两次世界大战惨烈伤亡的记忆下,人类开始想象“受控无人武器在前线作战”。

随着时代的进步,无人武器变得越来越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至于从官方到民间都有一些激进的声音认为,未来的战场会像一场游戏,士兵不用亲自上前线,而是由各种机器人和无人作战装备来完成。"

21世纪,从美军使用“全球鹰”打击中东所谓的“恐怖分子”,到近年来的纳卡冲突和当前的俄乌战争,可以预见,未来军事发展中的智能化和无人化装备将是长期的军事制高点。

就像20世纪初欧洲海军强国在造船竞赛中追求火炮口径和主力舰吨位一样,现在各大国都在大力发展和应用无人作战系统。

中国在这方面进步很快,可以说在这个新的军事制高点的争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很幸运。毕竟,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前辈很难跟上20世纪军事技术的潮流。

未来,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先进的“无人军团”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一种人为制造的无声战友,与解放军官兵一起守护祖国的安宁,捍卫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