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1.(1)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街区、建筑、城镇、村庄等。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危险建筑允许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改造和更新,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2.(1)《北京老城区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于2002年2月经市政府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2)北京老城区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中,14个分布在老皇城: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大街、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街、西街、后前街、地安门内大街、金文大街、五四大街、历山门大街;老皇城外有7个内城:西四北的头条至八条,东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什刹海地区,国子监地区,阜成门内大街,东焦敏巷;有4块分布在外城:大栅栏、东、西琉璃厂、仙峪口地区。

(3)北京老城区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为1038公顷,占老城区总用地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649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389公顷。

(4)《北京老城区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强调,必须以院落为保护更新的基本单元,危房改造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必须遵循。

(5)《北京老城区25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将保护区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分为遗产建筑、保护建筑、改善建筑、保留建筑、更新建筑、装饰建筑六大类进行规划管理,必须遵循。

(六)《北京老城区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在保护区土地使用性质改变、人口疏解、道路调整、市政设施完善、环境绿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对策和措施,必须遵循。

3.(一)在老城区首批25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础上,确定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其中,在老城区,继续补充历史风貌完整、历史遗存集中、对老城整体保护影响较大的街区进行保护;确定一批文物古迹集中、能充分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老城区外的街区或村镇,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2)老城区第二批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皇城、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

(三)老城区外10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古城、石景山区磨刀口、门头沟区三家店、延庆县川底下村、岔道城、榆林堡、密云区古北口老城、姚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4.(一)老城区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要保护。

(1)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区域,包括故宫、祠堂、社稷坛、北海、中南海和第一批14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2)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南至鼓楼东大街,北至车调店和净土胡同,东至安定门内大街,西至招抚大街,总面积约46公顷。该区域毗邻什刹海、南锣鼓巷、国子监等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护老城整体风貌和中轴线对称格局不可或缺的板块。

(3)张自忠路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南至张自忠路,北至湘北胡同,东至东四北街,西至交道口南街,总面积约42公顷。街区内有河静公主府、段行政公署旧址、孙中山逝世纪念地等多处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4)张自忠路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总面积约42公顷,南至梁倩胡同,北至张自忠路,东至东四北街,西至美术馆后街。这个地区位于皇城和东四三条-八条自然保护区之间。现存胡同格局完整,有马惠堂花园等文物保护单位。

(5)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宣武区,南至南横西街,北至法源寺后街,东至菜市口南街,西至娇子胡同,总面积约20公顷。街区内有法源寺、湖南会馆、绍兴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街区整体风貌保存完好。

(2)老城区新增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249公顷,约占老城区总面积的4%。

(三)旧城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

(1)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海淀区,包括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也就是清代的“三山五园”地区,它是中国现存皇家园林的精华。

(2)卢沟桥宛平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古城是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卢沟桥事变震惊中外的地方,具有重大的历史和革命意义。

(3)磨刀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金顶山路与京门公路之间,是京西的一条古道。在磨刀口街以北,传统村落风貌保存完好,有承恩寺、天一墓、法海寺等文保单位。

(4)三家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门头沟区永定河北岸,三家店村文物古迹众多,与煤炭工业发展有关的建筑、厅堂成为这里独特的景观,具有浓郁的京西地方特色。

(5)川底下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个自然村。这些房子建在山上。村里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建筑艺术相当精湛,风格也相当完整。

(6)榆林堡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延庆县康庄镇西南,元明清时期京北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平面呈凸形。

(7)岔道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延庆县八达岭镇,是通往北京西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和驿站,毗邻八达岭长城。到现在,原来的城墙和城门还在。

(8)古北口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存的王耀庙戏场、财神庙、古海关等文物古迹和南北大街都比较完整。

(9)姚桥驿城堡、小口城堡历史文化保护区:姚桥驿城堡位于密云区新城子乡东部。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9)。这座城堡呈方形,南面有城门,至今保存完好。小口城堡位于密云区新城子乡北部,距离姚桥峪城堡约4公里。是明代的驻防城,城墙“北绕南”,保存完好。

(10)焦庄户历史文化保护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属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1943年,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利用地道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创造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地道战”,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

(4)北京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共40块。其中老城区30块,总面积约1278公顷,占老城区总面积的21%。

(5)老城区第一、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2617公顷,约占老城区总面积的42%。

(六)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经市政府批准后,各保护区必须尽快组织编制保护规划。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