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讲历史记忆?
历史从来不是用来消费的,这种沉重的历史题材决定了电影的票房不会太高。然而,当亲历者将观众建立的宏大历史叙事肢解成生活场景,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我们不禁反思,应该如何追忆历史?是课本上的年份、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吗?洗去过去的是胜利者吗?还是刺痛或温暖了你内心的记忆?
如何告诉孩子平时的苦?
学习历史需要结合实际
“不懂历史的人必然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在真正的历史学习中,这句话的力量被低估了,因为很少有人会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虽然特定时刻发生的历史时间不会重复,但事件的成因和演化规律是永恒的。
发生在1781,1,17年的考本斯战役是美国革命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但其重要性往往因为太小而被忽视。战斗本身就体现了管理和组织的重要性。如果这场战役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许可以为美国参与的越南战争提供一些思路。
在这场战斗中,美军虽然数量上占优,但大多是民兵,缺乏作战经验。民兵没有经过正规训练,面对经验丰富的英军明显信心不足。
准将将军丹尼尔·摩根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把不足变成了优势。当然,准将通用摩根还有其他的经营策略,这里只是其中的几个。
首先,他计算出这些民兵在逃跑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两次全面射击。于是他让民兵开了两枪才逃。当民兵知道他们可以逃脱时,恐慌感大大降低。
其次,利用民兵逃跑会降低队伍士气这一点,准将将军摩根让民兵逃跑,造成英军瓦解的假象,成功诱敌深入。英军追来后,他们在等待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
因为民兵逃跑不是慌,而是提前,自身战斗力没有下降。他们跑到战场边,重新集结,补充战斗部队。民兵的“回归”给了英军致命的一击。
目前的历史教学很少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老师的个人角度来说,可能只是喜欢历史本身,或者考虑到学生的经验有限,很难融入更多的内容。但如果没有联系,历史就会失去意义,成为消遣的“故事”和考试的武器。
回到慰安妇问题。被国家欺凌的女性被迫向敌人提供违背自己意志和道德的服务,对自己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更可怕的是,当战争结束后,他们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阐释女性权益,可以给孩子更多宏观的启发。
人们在评价历史的时候,很容易脱离事件的背景,靠自己薄弱的实践经验去揣摩。所以有些人会从道德伦理的高度表现出对慰安妇群体的不屑。就像富家子弟体会不到贫穷的滋味一样,在人人自保的和平年代,也很难体会到被奴役的痛苦和无力感。
学会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思考,是美国教授历史的一种方式——通过做历史来学习历史。
比如在教授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危机等历史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团体、企业、社会组织和政治候选人的动机,老师会设置自由市场、政府控制下的经济制度等模拟活动,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做出自己应该做出的选择。
历史课应该学什么?
辩证地看待历史比内容更重要。
大卫·奥伊罗是英国黑人演员,以《夜莺》和《鸟人》等作品闻名于世。他凭借自己的明星光环,首次将黑人历史加入英国小学历史教科书。
“英国学生学习黑人历史是不可避免的,”大卫·奥伊罗说。“黑人是这个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国家是多元的,把黑历史排除在历史教科书之外是非常狭隘的想法。历史不是用来取悦我们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光鲜的历史,还要看到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等等。通过这些,我们只想警告人们不要重复这样的历史。”
他的呼吁得到了43,300多名公民的签名支持,并得到了政府的回应。政府已经表示,黑人历史将进入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
许多历史作家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历史,并对自己的国家有一种自豪感。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历史不是一个人的特定叙述,而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来源阅读和解释历史。
2014英国新的小学历史课程要求英国历史要按照时间轴来教,尤其是1066之前的历史,课堂要呈现多种历史视角和不同的深度解读。这是历史教学的一大进步。
就像历史教科书会讲英国如何赢得战争,如何扩张帝国一样,历史也不应该忘记被殖民国家的人民经历了什么。因为学生需要知道,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的私有财产。就像日本政府不承认慰安妇事实一样,它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美国教科书描述“莫须有”的历史事实,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不会承认,更不会让步。
或许,比历史应该教什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辩证看待历史的能力,正确运用史料的能力,挑战历史权威的能力。学生
这样,即使有些孩子长大后对历史仍然知之甚少,但至少知道单一的历史观点是值得质疑的,对同一历史事件有多种解读,是平等的,同样珍贵。
历史学什么由谁决定?
历史是一个会打扮的小女孩。
教科书中可以出现哪些历史内容?历史事件应该挖掘到什么程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随着时代而变化。
《创造中的历史》的作者凯尔·沃德曾经对不同时代的美国教科书做过一项调查。他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以及如何向学生解释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从教科书中对女权运动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
90年代,关于女权运动的报道突然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女性职场问题也频繁出现在电视辩论节目中。时代的女权观与过去不同,与教科书呈现的女权内容有冲突。
就像中国教科书中没有提到“慰安妇”一样,当学生通过纪录片《二十二日》了解到慰安妇的史实时,时代与教科书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教科书编写者和教科书编者在这一点上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当历史教科书进入课堂,对历史的解读就交给了每一位老师。
但是,当时代的议题推进,当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当每个人的合法权益都得到维护,书本上呈现的历史自然会改变,每个人都会成为历史的解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