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基督教大学的办学历史。
清宣彤三年(公元1911),世界基督教大会推荐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约翰·古彻博士来到福州,与福建六个基督教社团联合创办大学。几经酝酿和准备,民国四年(1915)。以W.L .比尔德为主席,阿杜因C .琼斯当选为首任校长,学校命名为福建基督教大学。
民国五年(1916)二月,学校在福州仓前山租了一家老俄商茶店,正式开课。福州的华英、格致、三义、华英、训苑五个学院的高年级学生是一年级学生,共81人,但没有女生入学。专任教师5名,兼职教师4名。民国六年(1917),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福建协达为合格大学,并参照美国大学毕业生管理办法,承认其毕业生也可获得学士学位。次年,美国罗氏基金董事会鉴于谢大规模不断扩大,逐年指定巨款用于增聘教授和购置设备。民国八年(1919)一月,罗氏基金会为学校的科学馆提供了建筑设备和常年维护费,并设置了六个科学讲座。庄校长的哥哥和嫂子也捐了一所公学,并且每年都购置图书。民国11年(1922),学校选择福州齐奎乡作为校址,在鼓山脚下、闽江岸边新建校舍。数十栋极具东方古典气息的精致建筑矗立在江东,倚孤山远眺岷江,远山青翠,河流如画。它不愧为实施大学教育的好机构。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庄总裁积劳成疾,由约翰·高迪继任。民国十四年(1925),文学院、科学馆和30所校舍相继落成。为纪念庄校长,香港科学馆以香港科学馆命名。
民国16年(1927),学校董事会改组,校长高辞职回美,校务由国人收回。校友林景润继任校长,依据国民政府颁布的私立大学条例立案。民国十七年(1928)获中华文化研究基金会协助,扩充文学院各系。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设立“私立福建协和学院”,因为它只有文理两科,不符合大学至少要有三个学院的规定。民国二十三年(1934)女生宿舍建成,接纳女性。民国25年(1936),福建省政府资助建立农学和农业经济两个系,并设立农业试验田。民国二十六年(1937),福建北部农林实验场在邵武设立,作为农业部门发展的准备。这时学校的文学院分为文史、西方哲学、教育三个系;理学院分为四个系:生物、化学、医学和数学系。
抗战初期,福州地处沿海,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威胁。民国二十七年(1938),谢大迁至闽北山城邵武。在邵武,除了借用韩梅、乐德中学旧址的几十栋楼外,还新建了蔡威楼、高智楼作为男生宿舍和图书馆。当时,四面环山的邵武成为战时文化城,两所中学的旧址,校舍高耸,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宽敞,在战时首屈一指。最难得的是,学校的重要书籍大部分都运到了邵武。战时能保留如此完整、丰富的图书,确实非常可贵。邵武校舍分东、北门两部分,相距约2华里。文学院、农科院和综合办公室在东门,理学院在北门。当时的校舍有30多栋,大部分是借用原有的房屋,也有一部分是新建的。林场占地65,438+0,000亩,种植马尾松。农场占地150亩,设有仓储加工厂、水雉场和制茶实验室。园艺场1.35亩,树木20多万株,花卉2000多盆。学校也有自己的发电厂和印刷厂。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教育部将农学院扩大为农学系和园艺系,原农经系成立农科。同时,文史系分为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数理系改为物理系。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教育部批准福建协和学院更名为私立福建基督教大学,文、理、农三科为文、理、农三学院。并颁发新的学校印章。同年6月10开通。根据董事会章程(教育部2月注册,1929),办学宗旨是学习高深学问,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友爱、牺牲、服务也被定义为协大的校训。
民国33年(1944)10月,复州第二次沦陷,齐奎乡的校舍被日军洗劫一空。留在学校的仪器设备无一幸免,连门窗和地板都被拆除,三分之二的树木被砍倒。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月,文学院被纵火,屋顶及非水泥部分全毁。饭堂、娱乐室、员工宿舍也被梯子砸破,只剩下外壳,共损失30多万美元。其中,沙考古博物馆损失最大,馆内收藏了3600多件古物,包括瓷器、青铜器、陶器、石斧等。从沙善德教授几十年苦心经营,巨资收藏的夏商周以来,全部不在了。
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军于五月撤出福州,八月投降。抗战胜利后,该会于11月筹备复员,迁回福州。民国35年(1946)夏,文学院等系楼相继落成,新增礼堂、农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工宿舍等5栋临时校舍,5月1日复课。经过几个月艰苦卓绝的工程整顿,山青水秀,旧日弦歌重听。9月2日,林景润校长去美国度假,10月20日,陈代表校长和许多教师从美国赶来。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一月六日,林校长因过度劳累在纽约病逝。三月,学校董事会聘请陈Xi恩博士接替他担任校长。6月底,陈任期届满,赴加州大学复职。学校董事会推荐杨昌东博士担任校长。1948 10,杨辞职,12年,校董事会允许杨休假,另设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事务。林教授、、郑德超教授、王刁勇教授等人先后担任过学校行政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基督教大学的英文名称是福建基督教大学,但后来宗教教育趋于淡化。
1958年,“福建农学院”从齐奎迁至福州西郊梅峰,原私立福建基督教大学校舍由铁路部门使用。
1970年,福州铁路局将大部分校舍移交给福州制药厂(现为海王府制药有限公司)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