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概念与发展

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不断的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由于太古代时期文献的缺乏,这些知识只能由老师口述。后来有了文字,就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学书籍。这些书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的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非常丰富的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草药占了药物的大多数,所以记录药物的书籍被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时期,流传的本草很多,可惜这些本草都失传了,找不到了。已知最早的本草著作叫《神医本草经》,作者不详。根据里面记载的地名来看,可能是东汉时期的医生修改的。

《神农本草经》载有365种药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每种药物都有其性质、味道、功能和适应症。另一个有序的例子,简要叙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毒性、四气五味、配伍、用药方法以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编撰补充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被称为《名医别录》。每味药既补充了原味、功能、主治,又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炮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外交通的日益频繁,外国药物纷纷输入,药物的品种日益增多。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朝廷任命李记等人主持了《道氏注本草经》的修订工作,称之为《唐本草》,后又命苏静等人再次修订,增加了114种药物,并于咸清四年(公元659年)出版,称之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政府修订出版,故本《本草》载有844种药物,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中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河。它不仅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很快就传播到了国外。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是对中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点总结。此后,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总结。比如宋代的《开宝本草》、《甲酉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北宋末年,蜀中医家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应急本草》(简称《证本草》)。他将《加友补注本草》与《图说本草》合并,增加了500多种药物,收集了许多医家和民间的单方验方,补充了大量从历史文献中获得的药物资料,使该书内容更加充实,体例更加完备。政府派人修改了三次,增加了大观、政和、绍兴的称号。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 ~ 1593)在《证本草》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修订,编撰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本草纲目》。这本书包含1892种药物,有11000多个处方。在这本书中,李时珍对16世纪以前中国人的药物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修改了药物图谱,纠正了错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将其分为16类60类。在每种药物下,又分为解释、收集、治疗、适应症、发明、附方及相关药物等。它是中国药物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中国科学史上极其辉煌的成就。很长一段时间,李时珍亲自上山采药,打听风土人情,走遍全国。他对药物进行实地考察和整理研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努力破除迂腐儒家的谬误,痛斥方士的异端,纠正了古代《本草》中药物品种和功效的许多错误,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了远非前代的水平。这本书于16世纪初在国内外流传,已被多次使用。清朝乾隆年间,赵学敏编著了一部《本草纲目》,做了一些更正和补充,增加了716种药物。从汉代到清代,共有100多种本草著作,各有千秋,但能称得上总结性的,只有上述书籍。其余的是《滇南本草》(明兰毛)和《海药本草》(唐)专门研究外国药物。《食疗本草》(唐梦茜)、《救济本草》(朱明易)、《本草伊彦》(宋口宗黄)、《罐头论》(南北朝刘崧雷伊),以药物炮制为主,易学易读。清道光年间,吴出版了《植物名实考辨》和《植物名实汇编》两部植物专著。前者记录了1714种植物,后者描述了83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各种滋味、用途、来源等都有详细的描述,图文并茂,尤其注重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同名异物的考证,因此不是药物专著,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中国古代人关于药物的知识也在很多医学和方剂学著作中有所播种。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的《干金后备急方》、和陈的《千女翼方》、明诸的《普济方》等。这些书中所包含的许多药物和方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并具有良好的疗效。许多中草药的功效不仅经受住了长期医学实践的考验,而且得到了现代科研机构的证实。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也得到充分或部分研究。如麻黄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疗疟疾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乙素)、黄芩抗菌成分黄连素(小檗碱)、大黄镇痛有效成分番泻苷等。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种植、采收、加工、处理和储存的经验。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医学遗产极其丰富和珍贵。我们应该珍惜这个伟大的中医宝库,并努力探索和完善它。回顾国外药物知识的发展,埃及和印度是最早的。大约公元前1500年埃及的“papytus”(纸药草)和之后印度的“Ajur veda”(生命吠陀)都有药物的记载。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也有悠久的发展正典医学的历史,如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德斯的《本草学》、古罗马(公元131 ~ 200年)盖伦的《本草学》和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癌症》(公元980年)。

现代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概况;

中华民国(1912 ~ 1949)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中国并没有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再加上连年的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中国的科技发展缓慢且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失去了16世纪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的领先地位。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涌入,出现了中西医并存的局面。相应地,中国传统医学逐渐被称为“中医”和“中药”,现代西医逐渐被称为“西医”和“西医”。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废除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引发了中医界的普遍斗争。在学术医学工作者中,尽管有许多困难,本草学或中医学还是发展了。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的中医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实用性强。因为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语言与传统本草不同,或者出于通俗的原因,一般不以本草命名。在此期间,有许多综合性的中医著作和讲座,其中大部分是临床实践。前者以蒋、的《中国药理学集成》为代表。这本书有两部分:总论和各种理论。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每篇论著按功效分类,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能、制法、毒性、剂量、禁忌症、方剂。其风格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洁实用。比如的药物学分为12类,如发散、利尿、理气、调血、温凉等药物,张的本草正义属于传统医学理论的性质。本书论述了药材的性质、功能、鉴别、加工、煎制方法等。对中医有很好的影响。

地方传统本草种类也很多,其中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和高宗岳的《泰山药录》比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食疗本草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例如,秦伯未的饮食指南的特点是传统和简单;、沈的《食疗常识》和陆的《食用本草》大多以经验为依据。在其他方面,如曹在清末《伪药条辨》的基础上所作的《加伪药条辨》,收录了110种药物,并对其产地、形状、气味、主治等进行了论述或比较。,为鉴别药品真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杨华庭《药物考证》引用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进行科学考证,并附地图,极具参考价值。在炮制药品方面,如杨树成的《中国药剂学》和周福生更新的《药学指南》,相关内容比较实用。当时中医的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医结合。汇通医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医的一些成果,对中药的来源、成分、功效、药理的表述进行补充,或解释中西药理的相互作用;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在各种著作中,的《中药新感觉》、文的《最新实验药理学》和阮齐氢、和董克仁的《本草新注》比较有代表性。鉴于这一时期中医数量多、知识面广,给中医的研究和传播带来了不便,所以不仅阅读和收录了大量的中医入门书籍,还制作了新的中医词典。其中1935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影响较大。这本书包含270万字和4300种药物。每种药物介绍21项,如命名、古籍别名、基本、起源、形状、性质、成分、功效、主治、史籍与考证、辨证论治、平易近人理论、配伍应用、剂量、应用禁忌、参考资料等。资料丰富全面,汇集了从古至今的相关论述,并附有附图。是中医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书。除了以上,体现在本草或中药的学术进展上,值得一提的是功效与主治已经明确分离,功效表述更加准确,中药的用量有所增加,中药的基本来源也逐渐用科、属、名来表述。这一时期,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成为研究植物中药的天然来源(分类)、特征或鉴别的新学科,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赵一煌的《中国新素描笔记》、《周琦的药用笔记》、《现代本草生药学》和裴健的《中国药用植物笔记》都很有代表性。同时,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方面对一些常用中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陈对麻黄的成分和药理研究最为深入,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另有学者从成分、药理或临床等方面研究了洋金花、元胡、黄连、常山、槟榔、鸦胆子、益母草、附子、川芎、当归等100多种中药,开辟了中药现代研究的道路。民国时期有许多中医协会和学院,虽为私立,但在传播学术、交流经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以来,在中国* * *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十分重视中医药的普及和发展,在药物开发和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为建国后的中医事业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 ~)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以中西医结合、继承中医药为核心的中医药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54开始,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古代本草书籍,包括《本经》、《新修本草》、《证本草》、《纲目》。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编纂了《乌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补》等十余种本草,对研究和保存古代本草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医药和学术界的发展,涌现出大量新的中医药著作,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其中有一批关于中药的著作反映了当代水平:①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研究所编的《中药志》,原书共分四册,修订书共分六册,其中第一、二册为根及根茎,载有206种药物;三卷是种子和果实,含药物138种;四卷全是草,含药135种;五卷为叶、花、树皮、藤、树脂、藻类及其他,含药物148种;六卷是动物和矿物,即将出版。每一卷药都附有水墨画,照片和彩色照片。每种药物介绍历史沿革、原植物(动物)、采集与加工、药材与产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别、味与功效、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②20世纪70年代中药材编纂组编纂的《中药材汇编》* * *收录中药材2288种,墨线2100余条。介绍了每味药的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饲养要点、采集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及方药,全面而简要。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中草药的资源和应用。③江苏新医学院经过长期努力编纂的《中医大辞典》收录了5767种中药。每种药物分为药名、性味、归经、主要功能、选方、临床报告,各种讨论,直到19。包含了中医的古今内容。④原色中华本草手册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原色中华本草手册,共25册,收录了5000种彩绘中药,并配有文字说明,包括原、植物(动物)形态、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效、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⑤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编著的《中国民族医药杂志》首次介绍了我国1200多种多民族药物。每种药物分为民族药名、来源、民族用药经验、药材检验、科研资料等。,并详细介绍了该药的基本来源、学名、药用部位、形态与附图、历史地位、功能、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此外,徐的《生药学》、谢宗万的《中药品种论》、的《中药文献综述》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组织了许多力量和资源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收集数据。这些成果大多体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医药、药用植物和动物的著作中。目前共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一些进口药材,如萝芙木、安息香、白木香等国产药材的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中药资源保护、植物药异地引种、药用动物驯化、中药综合利用等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西洋参、天麻、鹿茸、熊胆、人参、钩藤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中药的现代研究大多取得了显著进展:①对中药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对其药性、归经、十八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十八反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困难的,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2)生药学与中药鉴定除了一般的来源和性状鉴定外,显微、理化方法也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而且鉴定技术发展迅速,用少量样本就能准确鉴定。(3)通过对中药炮制技术和炮制原理的现代研究,中药炮制学有了很大发展。据此,许多中药的炮制得到了改进和规范,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饮片的质量。④建立中药化学,广泛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大多数常用中药已经确定了主要有效成分,有些已经阐明了它们的化学结构。⑤建立了中药药理学。对大多数常用中药的药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已经筛选了大量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利尿和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多糖、鞣质、氨基酸、肽等。,过去不被重视,现已发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阐明中药疗效有重要作用。③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新剂型的增加和质量检验控制手段的提高,中成药的生产已实现现代化。为了统一药品标准的制定,卫生部最早成立了药典编纂委员会,后改为中国药典委员会,先后出版了“1953、1963、1977、1985、1990、1995”六个版本。从1963开始,药典分两部分编写。“第一部分”是中药的一部分,主要包含中药和中药的处方制剂,在总例和附录中也有中药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中药集》各版本均有调整。1995版药典《一部》收载920种,其中药材和植物油522种,中药方剂和单味制剂398种。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剂型,依次列出中药的内容:中文名、汉语拼音和拉丁名、来源、方剂、制备方法、特征、鉴别、检查、提取物、含量测定、味和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存、制剂等。附录的内容和先进的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药品管理和法制建设,先后制定了多项中医药管理办法,并于1984年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对保护人民健康、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高我国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