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如何测量的?

第一阶段:

海拔5600米前-水准测量法

“从拉什(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本次调查的起点)到珠穆朗玛峰5600米的山坡,要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高度,但这种传统的精确方法每天只能行进4公里。”5月7日刚从珠峰大本营返京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献军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珠峰的勘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拉祜出发,行程500公里,到达5600米的珠峰;另一部分利用靶标、GPS和雪深雷达,从5600米开始综合测量峰顶高度。”

据介绍,所谓水准测量法,是指在原基准点——青岛高程基本面每隔35米设置一个基准点,用水准仪计算两侧基准点的刻度变化,在水平视线内测量两个刻度的高度差,然后通过这种在相距70米的两个基准点之间设置水准点的测量方法逐站累加高度差,直到珠峰5600米远。“这种方法可以将误差控制在每公里0.5毫米以内,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方法。好在拉祜族县城海拔早在1997就测到了。我们只需要从拉祜族出发行驶500公里,就能到达珠峰5600米处的下一个测绘站。”陈献军说,“我们现在派出的8名测绘队员使用这种方法每天只能走4公里,而他们在平原地区每天至少可以走8公里。”按照要求,今年3月从拉祜族出发的陕西测绘队,将在6月15前测绘500公里路段。

第二阶段:

经过海拔5600米-6点联测,确保精度。

据陈献军介绍,用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达到海拔5600米后,勘测工作将转入第二阶段,勘测人员将直接开展珠峰勘测工作。在这个测量阶段,勘测人员会在观测点观察登山者在珠峰顶竖起的信标,通过计算最终得到珠峰的高度。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本次测量在珠峰脚下设置了6个观测点,观测队将进行6点联测。据悉,这种多角度测量是测量精度的可靠保证。

据介绍,1975年我国首次大规模珠峰测量时,靶标只有测角功能,此次设计的靶标增加了特殊棱镜,增加了测距功能。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

为了解决珠穆朗玛峰顶部冰雪层厚度年年变化很大的问题,本次珠峰勘测首次使用了冰雪深度雷达。据悉,这将有助于勘测人员了解珠穆朗玛峰顶部冰雪层和岩石层之间的关系。陈献军说,这将有助于勘测人员掌握珠穆朗玛峰顶部岩石层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会随着冰雪层的变化而变化。据报道,本次勘察,登山者还将在珠穆朗玛峰8300米处的一块坚固岩石上竖立一座永久性的灯塔。勘测人员每年都会定期观测这个信标,以掌握珠峰的年际变化。观测数据将是“珠穆朗玛峰是还在长高还是在坍塌”这个问题最有力的证据。

因为珠峰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所以珠峰的重力线不是一条直线。本次调查中,科研人员还在不同地点进行了大量的重力测量,将描述珠峰重力线弯曲的具体情况,为珠峰高度数据的最终修正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