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著名的吴王城有哪些记载和历史渊源?

吴王城遗址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凤凰街道柏子畈村,北临长江,南临杨澜湖,东临虎头山,西临鼓楼街。据考古专家多次调查研究,这是三国时期古城墙遗址中唯一清晰的城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吴王城遗址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221年,孙权从警来到湖北。不久,他从魏文帝曹丕手中接受了吴王的称号,并开始建造吴王城。孙权也取“以武兴邦”之意,改称湖北郡“武昌”,故名武昌城。

229年,孙权在这里称帝,又称吴大帝城。后来孙权迁都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并派大将鲁迅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成为东吴的都城,被称为“西都”。

孙权死后,大臣诸葛恪挟天子以令诸侯,派人重修武昌宫,准备归还武昌,却因为一次事变没有迁都。265年,末代皇帝孙皓迁都武昌,留下御史丁固和右将军诸葛亮镇守建业。武昌再次成为孙吴的首都,建业却成了首都。

东吴时期,孙吴三次修建武昌宫,两次修建武昌,历时50余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吴王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城墙有一段夯土墙,墙外有护城河,现存一段叫唐浩。

据《元和县志》记载,孙权古都为汉将军关英所建。

《太平宇宙》记载:

城内有五座城门,大多以方向命名。在西北角有一个叫刘金的门。刘金城门直接通向吴王园,一个鲜花盛开的河边海滩。恭城东边有个乌鸦窝。

传说宫城吴王完工后,为了快速建好阙,当晚就有鬼神神力帮忙建好阙,一夜之间全部完工,直到天亮鸡叫,故名“鸡啼阙”。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感诗》中说:“鬼工尚不可,人力可存。”也就是这个典故。这个故事在鄂州民间广为流传。

武王城遗址有武昌宫,宫城环绕,宫城有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太极堂是孙群臣崛起的黄金宝殿。礼宾大厅是举行仪式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安乐宫是孙权的居住地。

吴王城宫殿的建筑材料很贵。宇宙的记录:

武昌宫的砖瓦都是清泥做的,可以砚,一瓦值万元。

城的周围有很多军事要塞:城西的樊口守备,占据西山和长江的优势。赤壁之战仲孙刘连军的数千艘战船从凡口守备开始。城的另一边有城池,驻扎重兵对付曹军,城池东西两侧的高山顶上建有烽火台,传递军事警报。

从吴王城西门出来,有一座山伫立在河边,树木蜿蜒茂盛。古称梵山,又名西山。这里是吴王孙权夏季求学的地方,有颐和园、坐床坛、阅书堂、宴楼、试剑石等遗迹。

西山寺建在吴王颐和园的旧址上。寺内大雄宝殿旁的月门上,正面写着“英雄避暑山庄”,背面写着“清凉福地”。据说这里是颐和园的旧址,里面有孙权的雕像,能勾起人们的怀旧之情。

殿外是大宴楼,相传是当年孙权宴请大臣的地方。在山顶上,有一个土坛,被称为“即位坛”,是太阳升起时筑坛祭天的地方。王武“读书馆”的遗址隐藏在竹林中,旁边还有一幅《王武经》。据说孙权曾经在这里打水煮茶。

到西山主峰,半山腰有两块巨石,一个立着,一个躺着,好像是用剑砍的。旁边的石碑上刻着“王武试剑石”的字样。在巨石不远处,还有一块巨石平躺着,上面有一个工整的“十”,将巨石分为四部分。传说孙权和刘备比赛时留下了剑痕。旁边有一池水,叫“洗剑池”。

相传,吴王孙权生来就有一副紫胡子蓝眼睛。外观超凡脱俗。从小文武双全,早年随父随兄征战天下。他擅长骑马和射击。他年轻时经常骑马打虎。他非常勇敢。曹操曾写过一首诗赞美:“儿女要像孙仲谋。”

南宋诗人王进贡孙权故都鄂州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吴大帝寺》这首诗中,他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沧桑:

矾山八字形长,丁涵三分国已毁。

安乐的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有庙堂美食,遗民推荐武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