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新会一中校史
“废科举,兴学堂!”19年末20世纪初,弱小的东方列强试图求变求生,国家英雄梁启超为之呐喊。1905年,在惠城马山脚下,充满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赶在潮流之前,创办了官立中学,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又辉煌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
新会一中名片:1958被指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被指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再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流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如今,新会一中是一所重点中学,有107个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已经成为武义乃至全省的知名学校,正在向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的校园,几代奎香人的心血。
10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林荫的校道上,青翠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楼里,清晨书声响亮,傍晚灯火通明。在运动场上,老虎蹦蹦跳跳。绿花间,欢声笑语。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高雅、古朴、典雅;图书馆藏书丰富;雕塑《怒放》鼓励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远行四方。
90年代以来,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政楼、苏纪念楼、健德堂、黄博士教育楼、黄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化教育馆等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市第一个全国全塑胶田径场。还建设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和多媒体电教中心,包括2个语音教室和7个网络教室,有500台计算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了国家示范性高中的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优雅而错落的建筑,仿佛让人看到了黄秋、黄、苏承舟先生等荣誉校长对家乡教育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大树,人们依稀可以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的呐喊。
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实事求是、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强烈的凝结。一个世纪以来,在悠久的周刚文化的滋养下,新会一中自强不息。虽三次迁址,十一次更名,但爱校报国、兴学育人之风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校长2人,教师18人,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通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高级职称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达标率91%。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先后获得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是学校领导的团结,是敢争第一的勇气,是全体教职工的团结,是一批中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才使得学校的办学成绩如此优秀。新会一中是很多新会学子向往的地方。它来自风雨飘摇的清末,是新会普通中学的开端,是新会中学教育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成立至今已逾百年,深深扎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它的办学历史虽然曲折艰难,却是辉煌的。百年办学,根深蒂固。“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惠城马山脚下,充满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在大气中拔得头筹,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新会新中学的正式成立,不仅开创了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余年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实际上,新国学的正式建立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任新会县令的陈奉命筹办新学校,召集城中士绅商议在夫子庙明伦堂兴办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小学师范”将设两年,“中学”即将成立,由谭璧任院长,学制五年。
辛亥革命后,官立新会中学更名为“县立会圩中学”,校长为谭,学制四年,正常班级停办。到1921,由于省教育厅改三三制的总令: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更名为“新会县初级中学”,设教学主任一名,学科主任一名,总务主任一名,开始春秋两季招生。
1924年,掌管学校行政20年的谭璧去世。当年女生同时入学,但同一届男女生在不同的班级。到1931年3月,江门市政治局被勒令撤销,江门归新会管辖。县长沈将江门市中学更名为新会县第二中学,新会县初级中学更名为新会县第一中学。1937年夏天,新会师范学校将高中一班、二班移交给新会一中,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的开端。据了解,清末中学的校舍是以夫子庙(夫子庙右邻)试棚里的房子为蓝本。大的间作五六个教室,小的间作几十个学生宿舍。1926-1927期间,由于球场较小,拆除了香仙寺扩建球场,并填平池塘作为校园。后来,由于学生和班级数量的增加,除了大成殿外,夫子庙和龚雪都被用作学校建筑。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春,新会失陷,新会一中迁至双水岭冲谭氏宗祠。直到抗战胜利1945才迁回惠城。此时夫子庙已被日伪政权拆除,只剩下大成殿、魁星阁、尊经阁等几处破旧建筑,于是校址改为新会书院,至今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一中经历了时代的洗礼,教育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58被指定为佛山市重点中学,1960被指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再次被省政府指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流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7年6月,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已经成为武义乃至全省的知名学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历史悠久的周刚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自强不息。虽然三次迁址,十一次更名,但爱校报国、兴学育人之风代代相传。“母校自首任校长谭碧任校长以来,校规一直比较严格,邀请的老师大多是有留学经历的人才或香港学生。我二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二任校长谭海从日本留学回来了。”以1924考入新会县初级中学、至今健在的新会一中校友余回忆说,新会一中在建校初期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就是因为重视老师,尊重老师。比如1921期间,聘请了从日本回国的理化生物老师林卓南。林老师讲课时,经常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并结合学科进行讲解,让学生获得新思想、新观点。在人力物力上,新会一直是新会的最高学府。“南华县的新会是一个著名的城市,新会学校的海拔就是我们的学校。”这是抗战前新会一中校歌开头的两句歌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新会一中人的骄傲。知情校友表示,抗战前,新会一中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1935年秋进入新会一中的李勇权,在《会城失陷前夕的新会一中》一文中回忆说,当时学校里有一个所谓的童子军组织,培养学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护理、户外生活、打结等方面的学习。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去江门黄庄野餐露营。晚上有篝火晚会和抢营、防营等野外训练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另外,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是课外活动,举行球类、田径、唱歌、猜谜、讲故事等体育活动。每天中午贴出表格,让任何人自由填写,会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支持活动。新会作家明显是新会一中的“七三会”。他回忆说,“七届三中”是文革后期,学校(当时叫惠城中学)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没有高考任务,学习不紧张,作业基本可以在学校完成,所以很多学生从来不用背书包回家或者根本没有书包。因为轻松的课业,学生们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情。“说起来,‘73届’没培养出多少大官大老板,但培养了几个文艺爱好者。”显然,当时一批热爱绘画的学生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圈子,如甄金标、吴、陈、杨晓明、李卓健和他本人。这些人后来都在文艺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那些曾经参与新会一中百年办学的人们,不仅聚集了谭璧、施建三、林卓南等人一大批文化深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而且培养了无数人才,包括地质学家陈、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谭碧:谭碧,新会一中第一任校长,(1863-1924),本名康斋,本名钟銮,广东新会市周边南坛乡人。作为新会一中的首任校长,他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梁启超的表弟。谭璧一生思想进步。青年时代是个秀才,随表哥梁启超到广州学海堂求学。光绪十五年(1889),科恩乡试第九名。后来进入康有为开办的万亩草堂,受到康有为“现代文学”和改革强国思想的影响。此后,参加了康、梁等发起的“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等活动。变法失败后,他南下家乡,决定走“教育救国”之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清廷被迫改革学制,废除科举,兴学。新会创办了一所初级师范学校,任命谭璧为督学,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新会官立中学成立,是新会第一所最高学府,谭璧任院长(监事)。民国建立,学制改革。1912新会官中学更名为县中学,主管更名为校长。他担任博物馆捐赠人直到1924。谭璧的教学管理特色鲜明,校规严明,十分重视教师素质。民国初年,中学教师短缺,谭璧便高薪聘请留学生担任外语和理科教师,如香港公学的英语教师或曾在美国留学的香港侨民。谭弼早年任校监时,还编辑过新会方志,聘请、林等协助编辑,史玉雅等22人为调查人员。该书按部目录分为15篇,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1924谭璧病逝,享年62岁。他的师傅在县中学校园左侧的马山建了一个纪念台,并刻石留念。
陈:《地洼学说之父》1912 65438+10月22日,陈出生在新会南郊天马乡一个贫困的归侨家庭。1925年春天,在姐姐陈的资助下,13岁的考上了新会一中。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优异。初中期间,对陈影响最大的是博物学。他还对地质学感兴趣,并喜欢实地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和同学们爬上了新会的山山水水。大学时,他的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写了《广东新会地质勘探》一文。陈一生致力于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6年,他创立了新的活化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美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被誉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理论之一,它的诞生也被载入世界科技史。1990年,全国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在矿床大地构造专业委员会成立构造岩浆活化(地洼)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创立的理论命名的国际性学术组织。陈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会主席,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也被称为“陈蓓李”。
王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原名王桂芹,出生于1933。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员和飞行队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在1952,他被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邓小平接见。
梁:梁,爱国诗人,爱国反帝诗人,翻译家,教授,药学专家,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解放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山大学西文系、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梁精通法语和英语,以及德语和意大利语。他擅长翻译诗歌,对欧洲文学有很深的研究。他是诗集《晚祷》和诗集《芦笛之风》的作者,并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