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舞蹈教育对建国初期舞蹈专业建设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0世纪上半叶,由于长期战乱,历史悠久的中国舞蹈濒临衰落和分裂。除了宋代以来传统戏曲中保留和包含的部分的专业表演外,民间舞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隐藏在广泛的民间生活中。1919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新浪潮。舞蹈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也更新了观念,开始风起云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城市里流行着黎锦晖等新音乐剧;李伯钊在中国苏区组织革命歌舞;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场新的舞蹈运动在吴晓邦展开。戴积极收集和表演边疆民间舞蹈;康巴罕、贾作光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少数民族舞蹈;特别是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蓬勃开展的群众性秧歌运动,在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舞蹈艺术走上了艰苦奋斗的道路。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新一代舞者意气风发,拉开了中国舞坛最初的序幕。他们随着时代的脉搏,奋力反映当时火热的生活,创作了《人民胜利万岁》、《乘风破浪解放海南》、《西藏骑兵》、《和平鸽》、《草原上的热巴》、《收获之夜》等作品。此后十年,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作品创作进入非常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军舞演员的热情更加突出。这期间如《艰苦岁月》《飞越泸定桥》《刀剑进行曲》《狼牙山五壮士》《罗盛教》《三千里河山》《神仙战士》《在宿营路上》《夜练》《洗衣歌》《丰收歌》等都很出色。他们以独到的见解、高洁真挚的情感、动人的舞蹈形象,热情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反奸斗争的历史,歌颂了新祖国的幸福生活。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濒危的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大力抢救,大批新舞蹈演员深入农村、草原、边寨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从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中汲取营养。继l95l年“红五月舞展”、l957年第一、二届全国民族乐舞展和1955年全国业余乐舞展之后,一大批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汉族传统舞蹈经过编创,从广场走向舞台,从业余走向专业。如红绸舞、腰鼓舞、舞狮、舞龙、采茶捉蝶、花鼓灯、荷花舞、跑驴、花鼓舞、秧歌、春到茶山、红菱采摘、花伞舞等,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舞蹈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蒙古族的《鄂尔多斯》、《送奶人》、《碗舞》,维吾尔族的《大鼓》、《盘舞》、《摘葡萄》,朝鲜族的《扇子舞》,傣族的《孔雀舞》,李的《草帽舞》,苗族的《苗青舞》,彝族的《开心啰嗦》。
新中国不仅为舞蹈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新舞蹈演员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这一时期,在一大批杰出人物中,殳俏、秦丝·塔里哈、崔美善、张军、赵青、白淑湘、陈、艾图拉、莫杰玛、道美兰等脱颖而出,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的影响。他们的表演才华和艺术成就在新中国舞蹈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他们的艺术成就在于他们对舞蹈的真挚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的杰出代表。
中国“十大舞蹈家”的出现,是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来独特的舞蹈现象。他们辉煌的艺术成就和造诣至今无人能及。
中国的舞剧,既有舞蹈也有戏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但真正兴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舞蹈艺术从古代的巫术礼仪到舞剧的出现,经历了几千年。商周乐舞奴可以说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舞蹈者。到秦汉宫廷乐舞盛行时,已经出现了集诗、歌、乐、舞、武杂技于一体的“百戏”。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和东西方舞蹈的大聚会,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通达,为隋唐五代乐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时作为宫廷乐舞,燕乐的组织非常庞大,由唐玄宗亲自创办的乐舞坊——梨园,人数多达500人,可见其在当时的盛况。宋元以后,由于戏曲的兴起,舞蹈逐渐融入其中,削弱了其独立的艺术地位,但也使舞蹈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50年代,我国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将舞蹈从戏曲中分离出来,既保留了戏曲舞蹈特有的身体律动,又发展了戏曲舞蹈的动作、技巧、表情、身韵,形成了具有独特舞蹈特色的完整体系,即中国古典舞课程,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或民族舞剧的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族舞剧最初的探索是从舞剧《偷仙草》开始的。在京剧名家的帮助下,舞者们成功地塑造了白蛇的舞蹈形象。《盗仙草》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戏曲舞蹈为题材的新古典主义舞剧。它与后来的同名作品《连笔池塘》、《东郭先生》、《贻贝姑娘》、《芙蓉花仙》一起,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舞剧的魅力,为建立中国舞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实践。
65438年至0957年舞剧《荷花灯》的出现,开创了中国舞剧创作的新纪元,对当时的舞剧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兵地恋》、《刘海劈柴》、《石艺劈柴》等一批民族舞剧登台竞技;《黄继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岭游击队》、《雁翎队》、《八婆颂》、《刚果河咆哮》等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舞剧相继上演,舞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与此同时,少数民族题材的舞剧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黎族的《五朵红云》、蒙古族的《乌兰包》、彝族的《凉山巨变》等,都是最早成功地以舞剧形式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这些舞剧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与戏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许多少数民族舞蹈转化为富有戏剧性的舞蹈形象,独具特色。
建国十周年庆典前后,三部风格各异、类型各异的民族舞剧引起了中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美人鱼》以其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强大的演员阵容,让中国舞剧的舞台光彩夺目。它注重借鉴欧洲芭蕾的艺术形式和结构方法,尤其是情节设置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戏曲模式,其中蛇舞和珊瑚舞流传甚广,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雷峰塔是继《莲花灯》之后的又一大型民族舞剧。其浓郁的氛围渲染、精心的意境营造、生动的人物刻画,不仅凸显了舞剧的重要特征,也使舞剧充满了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真挚的审美愉悦。《刀会》显然拓宽了舞剧创作的道路。它以传统戏曲舞蹈为基础,但又不受其束缚。它广泛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和武术,但又有所创新,尤其是武术的设计超越了程式化的表演。《刀会》因其充满阳刚之美和中国风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舞剧的代表作之一。
总之,建国后十七年的中国舞剧,突破了传统戏曲舞蹈的藩篱,与民间舞蹈相结合,与传统和外来的艺术手段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在这一时期,深受传统戏曲结构和类似编舞技法影响的局限性逐渐受到美学思想的挑战。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舞剧人才辈出、创作活跃、硕果累累的时代。
欧洲古典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以其严谨规范的科学训练、高超的身体技巧和优雅奢华的气质,被誉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前苏联芭蕾舞专家的到来和1954北京舞蹈学校的成立为开端,芭蕾舞完整而系统地进入中国。1957年,师生排演了德贝瓦尔的芭蕾舞剧《无益的告诫》,这是中国舞台上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古典芭蕾舞剧。1958期间,举世闻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北京隆重上演,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反响。它标志着中国芭蕾舞艺术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之后,具有多年经验的中国芭蕾舞艺术家排演了世界著名芭蕾舞作品《海霞与吉赛尔》、《西班牙女儿》、《巴黎圣母院》和《眼泪》,体现了中国年轻芭蕾舞编导独立创作的才华。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64演出的《红色娘子军》是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它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当代芭蕾舞人物,如吴琼花和洪常青。由上海舞蹈学校改编的同名歌剧《白毛女》也是中国芭蕾舞团的新成就。这个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以芭蕾舞的形式成功地再现在舞台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充满激情的斗争场面,使舞剧在时代中颇具风采。
与此同时,中国舞蹈界对东方舞蹈的学习、研究和演出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东方舞蹈”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地域的划分,实际上涵盖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舞蹈。一方面,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东方歌舞团向各国人民介绍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该歌舞团尝试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与球共舞》(印度)、《八木小调》(日本)、《国王赞歌》(尼泊尔)、《百花园里的仙女》(柬埔寨)、古典二人转(缅甸)、藤舞(斯里兰卡)等在中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当时,东方歌舞团严谨庄重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东方之花”。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中国舞蹈进程中波澜壮阔的篇章。这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史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英雄业绩,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力量。《东方红》中的舞蹈,如向日葵对着太阳的壮美,飞天险的精湛表演,爱情的细腻表现,游击战的轻盈,大节日里团结欢乐的多彩气氛,都为这部史诗增添了绚丽的光芒。它的成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里程碑。
从1949到1966,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中国的舞蹈艺术发展迅速。秉承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民间丰田的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同时以其博大进取的民族精神,包容和吸收了一切优秀人类文化的丰硕成果。这一时期,舞者们锲而不舍,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成千上万朵舞蹈之花,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