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曲的发展与起源
歌子集起源于唐代,是一种以叙事和说教为主的民间文学样式,既可以作为歌本,也可以作为读物。它是传播当地文化典故和世俗习俗的载体。
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一个港口,闽南传统歌曲开始在这里汇集、流行和出版。65438+2009年50年代,仅印刷销售闽南语歌曲的出版社有文德堂、汇文堂、博文斋、十文堂、崇经堂、福仁堂、文济堂、弘文堂、印石书店。泉州的奇文堂、清源斋、健骨堂和上海的点石斋、凯文局也印制闽南语歌曲在厦销售。厦门有几百首歌。19世纪,以传统歌谣为主,包括戏曲选段;在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创作的歌曲。文德堂、汇文堂等书店一直经营到抗战前夕,经历了木刻、石版画、铅印等阶段。上海凯文书局出版的《诗经》,特别是对闽南语的文字和词语进行了注释。
当时从厦门流传到台湾省的歌本有数百种之多,封面多为暗黄色皱折纸,附绣像四五页,价格低廉,内容通俗。台湾同胞炽热的乡愁,推动了台湾省闽南语出版创作歌曲的浪潮。台湾学者在《野台锣鼓》一书中列举了大量厦门歌子的目录,包括陈主席的最新曲《戏箱之歌》等。1910新编辑的,还有最新的鼓曲和新刻的曲等。台湾省学者薛编写的《台湾音乐大辞典》列出了上百首要上传到台湾省的歌曲,其中有一部分是手稿。
20世纪30年代,厦门的一些书店还出版了台湾省人创作或改编的闽南语歌曲,其中既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劝导歌曲,如《黑猫狗之歌》、《日本战败往事之歌》、《嘉义三月赞歌》、《台南运河奇案之歌》、《花花世界劝善歌》等。
不仅如此,厦门的闽南语白话基督教歌曲也传到了台湾省。1900年,传教士甘根据厦门美华书局刻本《养心》和鼓浪屿闽南省教局1912年出版、1926年出版的《养心》出版歌集。
台湾省学者庄永明在《台湾省一号》中透露,早在台湾省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诞生之前,就有两首歌非常受人们喜爱,一首是《薛梅四君》,另一首是《红黄鹂之歌》。前者据说是国庆调,另一个是厦门调。后者是《苏武牧羊》的古曲,作者是蔡德银。这些歌曲的录制成了闽南语歌曲流行的“前奏”。
庄永明认为,《薛梅四君》唱“誓为君夫,愿守节于天下”,本来是一个“学薛梅之行为”的故事,传到台湾省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当时侵华日军占领台湾时,人们用女夫守节来表达身为日本大臣的耻辱和有民族气节。《台湾音乐大辞典》明确记载薛梅丝弦“取自厦调”。
台湾省学者也承认:“台湾省新戏剧运动发端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底。早期从事这场运动的主要是厦门普及教育社的人……”“民国十二年,彰化县新闻学会成立,由陈谦、潘璐、谢淑媛三人组织。受当时厦门普及教育社的影响,他们在假期回台湾时,上演了一场“良心之爱”。
1932上海联华电影制作印刷公司出品电影《桃花泪》,由编剧,阮、主演。进口台省时,为了吸引观众,设计制作广告歌曲进行宣传,电影界催促詹天马根据剧情大纲写七言歌词,王云峰谱曲。第一首里程碑式的闽南语流行歌曲诞生了。
厦门人对台湾闽南语歌曲的贡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大学教授罗昌培录制的厦门方言民歌《龙安干戈》(赵元任作曲)风靡闽南,并传播到台湾省。65438年至0927年,厦门著名诗人谢搜集、整理并出版了《台省情歌集》。
周栓(1894-1974),1925,在美国哈佛大学等大学学习音乐归来,在厦门大学任音乐研究员、合唱指挥。1932,在她出版的儿歌集中,有一首摇篮曲《睡歌》,配上厦门一首知名方言童谣的歌词:“哎呀,哎呀,困了,大一寸;哦,哦,可惜,又大了一尺。”两句话,反复唱了八遍,钢琴伴奏。这是中国第一首闽南花腔歌曲。
姚赞福(1908-1967),祖籍台湾彰化,14岁就读于鼓浪屿华英学院。回台湾后,1933加入台湾省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用闽南语写了很多歌。最著名的是1936发表的《心痛》,反映了日据时期,男性在远征南洋中被迫当兵,女性愤懑无助的感情。1938为《爱情列车》和《一生恨》作曲,广为人知。他的《伤心之爱之杯》也在台湾省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曾中英(1925-),1946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后赴台湾省。先是当电台播音员,因“2.28事件”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和朋友组成“白兰新剧团”,为闽南电影创作抒情新歌。他是一个能写、能导、能演、能唱、能播的艺术全才。仅闽南语就写了1000多首歌。他创作的《雨中鸟》、《流星》、《独居》、《巫山风云》等作品或歌词至今仍在两岸广为传唱。
解放后,厦门也有一批艺人为闽南语歌曲殚精竭虑:五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我爱我的台湾省》,由杨洋编曲;陈用闽南语写了许多歌词,并把它们传授给学生。游收集了大量的闽南童谣,并编舞到舞台上表演。罗世芳就厦门歌仔戏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
闽南语歌曲
近年来,厦门闽南语歌曲创作相对滞后。
台湾歌曲发源于西海岸,流于东海岸。当然,厦门和台湾的闽南语歌曲交流是双向的。当厦门的歌本传到台湾省时,台北的光明社、周协龙书局、黄图活字出版社和礼印社、新竹的朱琳书局和兴新书局、台中的林文书局、瑞诚书局、秀明堂、嘉义的接发汉书部、于震书局、林梓活字书局、台南的云龙堂、高雄的三成堂都主动接手厦门。
从1933到1937,是台湾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1933年出现了经典的闽南语歌曲《遥望》,由李作词,邓玉贤作曲,在全世界的闽南人中广为流传。当时有台湾省“歌手博士”之称的林清月博士,“每首歌都要记,每种气味都要录,永远唱着自娱自乐”。在业余时间,他从厦门引进了《山伯应台》、《陈三五娘》、《吕蒙正》等歌曲,翻印出售。他一生用闽南语创作和编曲了数千首歌曲。后来干脆“弃医从歌”,在诊所门口贴了卖歌广告,并自费出版了《仿词体流行歌曲》(1952)、《歌集》(1954)等多部书籍,极大地促进了闽南语歌曲在台湾省的早期传播。
我爱我的台湾省,流行于五六十年代的厦门,原为台湾省作曲家徐实1945创作的台湾省小调。这是许写的《我爱我的台湾省》,然后是郑志峰写的《我爱我的妹妹》。另一首广为传唱的《渔歌》被误传为闽南民歌。实际上,这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大儒的《送帆记》,林于1936作曲:
我很高兴船进入了港口,带着它驶出了港口;
悲伤来送你走,你恨船夫。
一个过去了,什么时候再堆;
看看周围的港湾,我们的船正在航行。
相关闽南语歌曲比赛
为推动闽南语歌曲的繁荣和演唱热潮,传播和弘扬闽南语文化和闽南人精神,福建举办了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闽南语“双歌大赛”、明日之星等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歌曲比赛,使福建成为闽南语歌曲创作基地。以闽南歌曲红线推动两岸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