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雷峰塔介绍?

雷峰塔原名黄飞塔,在文学和民间又被称为黄飞塔、王菲塔、黄陂塔。它最初是一座佛教宝塔(功德塔),由五代吴越国王钱俶建造。它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岸净慈寺雷峰前,与北岸宝石山上的宝奎塔对峙、遥相呼应。

原塔在1924倒塌,只剩下废墟。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新塔。夕阳西下,余晖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日落景观,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因为是传说《白蛇传》中法海镇压白蛇的地方而闻名于世。

历史-

雷峰塔是五代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的。北宋五年左右建成,太平兴国二年建成。佛塔内有释迦牟尼佛“佛发挽髻”的舍利子。建成的时候叫西关砖塔。建成后,它被命名为黄飞塔,以纪念孙飞,并感谢宋朝封赏他的妃子。文学和民间也称为黄飞塔,王菲塔和黄陂塔。

雷峰塔的名字来源于该塔所在的雷峰。雷峰山是赵茜的最高峰,也是南坪山脉的残存矿脉。据南宋《春游临安志》记载,因故县人雷玖而得名。此外,据说这座山峰最初被称为中峰或汇丰,中峰被许多山脉包围,汇丰因山而得名。后来因为惠和雷的声音相似,被误认为是雷锋。,类似于雷的形状)。

雷峰塔原为七层八面砖木楼阁塔。钱初原计划建13层楼,高数千尺,但因材料强度不足,改为7层楼。北宋宣和年间毁于战乱,南宋重建二十年,改为五层塔。

明朝嘉靖年间,敌人围攻杭州,因怀疑塔内有埋伏,放火烧塔。木檐廊被烧,只剩下砖塔身,其砖全因火烧成赭色。当时盛传雷峰塔的砖有“驱邪”、“适男”、“益蚕”的特异功能,于是市民们频频前往盗挖。民国十三年(1924),雷峰塔砖塔倒塌,只剩下废墟。

旧塔倒塌后,杭州的地方官员和士绅集资重建。后来,建筑师梁思成和杨廷宝也提议重建雷峰塔。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建雷峰塔,恢复“雷锋赵茜”景观的决定,新塔于2002年10月25日竣工。在原址重建的雷峰塔新塔覆盖了整个古塔遗址,成为遗址保护罩与塔合一的风景建筑。

扩展数据:

主要景观—

雷峰塔新塔建在原址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前的亭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重建时的风格、设计和尺寸构造。从上到下分别是:塔莎、天宫、5楼、4楼、3楼、2楼、暗楼、底层、桥台2楼、桥台底层。

新塔基下面有两层,平面呈八角形。桥台四周,有汉白玉雕成的石栏杆。桥台之上,塔身矗立着五层,其中第一层实际上分为上下两层,只是屋檐和屋顶外表较高,呈一层。雷锋新塔各层屋顶均铺铜瓦,每个角都配有铜斗拱,飞檐翼上挂有铜风斗。

在新塔体的二层以上,每层都有一个外伸的平座,上面装有栏杆,在塔的周围形成一个檐廊,供游人登塔赏景。新塔高71m,其中桥台9.8m,塔身45.8m,塔闸16.1m。新塔基础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

塔体设计沿用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楼阁式设计,外观为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一贯风格。每层铺铜瓦,墙角设铜斗拱,飞檐下挂铜风铃,美观古色古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