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理论的历史

是刘禹锡提出来的。

盛唐以后,意境理论开始全面发展。王昌龄明确提出了诗歌“意境”的概念,认为“诗有三境界”,即物象境界、情景境界和意境境界。“意境,也表现在意义上,表现在内心的思想上,是真实的”。《诗风》诗中的“静”不是微风般的静,而是林洞在响,意思是安静;远,不像看水,看山,是远”的意思,与后来的意境理论有相通之处。他的“情不尽”、“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推动了意境研究的发展。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东史·武陵纪集解》)的观点,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旨”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意境的含蓄蕴藉和想象的审美特征。至此,意境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自宋代以来,意境理论逐渐成为中国诗学和画论的中心范畴,其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宋代严羽的“异材”“异趣”说,梅的“意无穷于偶然”说;明代鲁世勇的“韵味”说:清代王夫之的“景”论等。,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审美特征。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花刺》使意境理论走向成熟。

意境有以下特点。

一、情景交融,和谐统一。意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只有把真实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中,客观景物才有独特的魅力和精神。王夫之说“景名二,不可分”;王国维说“一切风景词都是情话”;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情景相融,情可恰称景,景可恰传情。这就是诗的境界”。比如李煜的诗《于美人》说,“你能有多少悲伤?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内心的悲伤就像向东流的泉水,无穷无尽,不断上涌。贺铸《横塘路》:“闲有多少?宜川烟、城中风、梅子黄雨”,用原草、风、梅雨三个新颖的意象渲染更多的心事和烦恼。而司空舒的诗“且如雨打黄叶,灯照白头”更是妙不可言。黄叶树和白头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秋夜,暮色中的老人望着雨中的黄叶树,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蒋捷年轻的美人鱼*听雨:“年轻人在阳台上听雨。红烛微弱。风华正茂听着船上的雨声。河阔云低,雁叫西风。现在听听雨僧陆的话。寺庙里都是星星。悲喜总是无情的。下一步之前,一滴一滴,直到天亮。”词中捕捉了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的听雨,生动地表现了青年时多情而不知愁滋味的潇洒自得,壮年时居异乡的惆怅,老年时居僧院的无奈与辛酸。再如苏轼的《水龙隐》:“细看之下,似乎不是一朵小花,而是一点点泪花”,意境开阔,感情悲凉。

二是具有丰富的艺术空间。其本质在于“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意境的结构特征在于虚实并存。现实是指现实地描写的景物、形状、环境,也称“真实环境”、“事件环境”、“物质环境”。虚拟境界是指由现实世界诱发和发展的审美想象空间。一方面是对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是对伴随这种具体联想的情感、精神、意义的欣赏和理解,即所谓的“意无穷”,又称“精神境界”、“情境”、“精神境界”。虚拟现实是现实世界的升华,它体现了创造现实世界的意图和目的,体现了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现实世界的创造和描绘,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古文理论特别注重虚境的作用,皎然的“取境”就是对虚境的提炼和设想。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泪珠从她悲伤的白脸上滑落,就像春天的雨落在梨花上”,春天梨花上的雨珠就是真实的场景。这里用隐喻的手法展现了杨贵妃落泪的美好状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魏的《西溪滁州处》“春潮带雨晚而急,野渡无人渡舟”,苏轼的:“回望一向潇洒的地方,没有风雨,也没有无情”。表面上描写的是真实场景,但重点表达的是淡然宁静的心境,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充满趣味性和韵味。意境的审美特征在于其魅力无穷。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审美因素和效果,即由寻、意、情、事、式、语、体态等构成的审美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诸多因素,也称韵、情、韵、趣、趣。司空图提出了“味外之意”和“韵外之意”。黄庭坚的《寄几回黄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表现了昔日交友的喜悦和久别的深情回忆。李贺《金童仙人汉赋》说“衰兰送客咸阳路,天若有情老”。只有腐朽的兰草才会告别咸阳路上漂泊的金童仙人。这种凄凉的景象,恐怕连上天都会感到悲哀和遗憾,更何况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悲伤忧郁的心情。张《春江花月夜》:“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江月只是年复一年相似”。人生苦短,江月永恒。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对生命的短暂感到悲哀。

关于意境的分类,理论还有待深化。中国古典文论提供了两种分类方法。第一,清代刘熙载(《艺术概论》)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四分法,即“花鸟缠绵,云雷雄浑,弦泉憋气,雪月空明,诗出不了这四种境界”,分别代表华丽、瑰丽、萧瑟、平淡之美。二是晚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情感表达形式上提出的二分法,“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泪问花花无言,红飞旋过秋千”“冷如春日孤亭关,夕阳杜鹃声”,其中有我的位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潮已起,白鸟悠然下”,无我容身之处。有我的境界,我看事物,所以一切都是我的颜色;无我,以物见物,不知何为我,何为物。”此外,范(《人间词话二稿序》)从情景交融的具体形式上提出了三分法,即“以文取胜”者、“以意取胜”者、“以文混淆意”者。

参考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第二版)童庆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曹淑媛主编的《文学理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林晃、范姜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