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历史沿革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泗水县改为裴军县,县治仍在襄城。元寿六年(前117),在杜集区石台镇寨门西设立吴县,属沛县。狄杰元年(前69年),改吴县为彭城县,后改为楚国。王莽篡汉后,改天下郡县名,改襄县为五福亭,改沛县为五福县,治吴县。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改裴军为郭培,都城仍在襄城。吴县已改楚州、彭城县。三国时,襄城属魏,襄县、罗县先后属汝阴县、禹州。吴县仍属彭城县。
西晋太康二年(281),复置郭培,定都襄县。东晋时皇族南渡,襄县先后归赵、所有,归属往往更容易。吴县先后隶属后赵、颜倩、前秦的彭城县。太原八年(384),吴县未复。南北朝时,襄县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县。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废县,为农村和城区。
梁平通六年(525),定居临涣县,治所在今。梁大同元年(527),梁伐魏,攻陷城。梁率领数千大军从罗先追击魏军至洛阳。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六月,数千北魏军队夜袭临涣县城,城中梁军毫无防备,伤亡惨重,仓皇出逃。此地属北魏管辖。东魏武定五年(547)考析:临涣县位于白山县和环北县,分别在维基乡和宋庙乡。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临涣县,新设临涣县。弃环北郡,迁朱彝郡。
隋开帝第三年(583年),县被废,并入富力县。开九年(589),富力县属彭城县。大业元年(605年)春,杨迪在豫北两县征集百余万民夫开凿通济渠。运河经过铁佛、诸德、四浦三个区,过境长度42.8公里,渠面宽度40米。河堤上广泛种植柳树。是白山县撤销并入临涣县的那一年。属彭城县萧县、富力县、淇县、临涣县。
唐初属徐州萧县、富力县、淇县、亳州临涣县。武德四年(621)解析。贞观元年(627年),朱阳县废弃,重入富力县。元和四年(809),在泗州的富力县、淇县、志宏县设立苏州,是徐州的象征。元和九年(814),亳州临涣县属苏州。隶属徐州萧县,宿州富力县,临涣县,淇县。项地逐渐衰落,成为偏僻闲散之地,项城子。
唐咸通十年(869年)四月,庞勋率桂林守备义军与唐军七万在刘孜镇交战。义军战败,转战临涣、亳州,庞勋战死。
五代时,隶属关系与唐朝相似。
北宋剑龙元年(960),苏州升为守备。开宝元年(968)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道。宋天生十年(1032),刘孜镇天王院有1座砖塔,高80尺。他主修临涣县令、县尉、主簿、刘孜镇检、盐酒税等。石榴子镇有99座寺庙。西宁五年(1072),隶属淮南东路。元丰五年(1082),徐州属京东西路。当地属淮南东路的富力县、临涣县、淇县,京东西路的徐州萧县。南宋时,江淮以北成为黄金之地,分属南京路苏州防御的富力、临涣、齐三县和山东西路徐州吴宁军的萧县。
宋绍兴十年(1140),八月,杨存忠率五百人马夜袭刘孜镇,被游牧民伏击,大败退守泗水。金人占据苏州。金天行元年(1232),三千元兵猛攻临涣城,县令张若愚率全城防守。之后,张若愚因城内无粮,城外无援军,自杀身亡。临涣城被元军洗劫一空。
元初,当地分属徐州萧县、河南贵德府和苏州的富力县、临涣县、淇县。至元二年(1265),撤销富力、临涣、齐三县,并入苏州,归徐州萧县、苏州管辖。
明朝洪武四年(1371),当地隶属于首都苏州和徐州萧县。洪武七年(1374),中都林好府更名为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为徐州直隶首府。属于凤阳府苏州,南京徐州萧县。
清顺治二年(1645),在江南省任大臣,江南省徐州萧县,凤阳府苏州。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有左、右两部,隶属苏州,左部长凤阳,徐州萧县。康熙六年(1667),设立江苏省和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徐州,升为徐州府,隶属江苏徐州府萧县,安徽凤阳府宿州。
民国元年(1912),废除府州制,归属安徽省苏县和江苏省萧县。
民国3年(1914)设道道,属安徽槐泗路苏县、江苏徐海路萧县。16,道路废弃,回到安徽省苏县和江苏省萧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立行政监察区,隶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监察区苏县(后改为第四区),江苏省铜山行政监察区萧县。
1948 165438+十月,城市解放。1949年6月,市界归属华东局皖北管理处苏仙县、萧县。1953年2月,城界属濉溪县、萧县。
1950年7月,设立濉溪郡,以濉溪命名。属于苏仙地区。
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建处成立。
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濉溪县和蚌埠地区萧县部分地区设立濉溪市。
1971 3月30日,濉溪正式更名为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