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篇你对三国人物的看法和评价。
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轮番掌权,朝野风气污浊。步入建安时代,东汉朝廷已经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建安之初,四海荡;“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民族,这不是中国人的风格。”
董卓擅废立法,柳岩自制朝服,淮南兄弟称号刻于北方乱世。曹操一直保持着对朝廷的尊重。
早在钟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密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但被当时还在谈判的曹操拒绝了。盟军东征董卓的时候,相对于别人的观望顾虑,曹操率先进步;初平二年(公元191),汉赋袁绍等人欲立幽州牧刘玉为帝,再次被曹操拒绝,并明确表示:“诸位先生,我自西向北。”可以听听北方幽州的牧羊人。我依然忠于西方的先帝。李怂恿别人给长安带来灾难,一行狼狈逃命的时候,有冷漠的人,有浑水摸鱼的人,有落井下石的人。曹操是少数几个主动与狄咸见面的人之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联手杀关羽后,孙权上书晋为诸侯,曹操不听:“这小子想放火烧我!”。虽然这一系列言行中有曹操的谨慎战术,但客观上不能否认这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杀董成(原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出身标准应该是“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从曹操的反击开始的,那么我们能指望曹操死得痛快吗?何况东汉王朝的覆灭是在外戚和宦官手里,目睹天下大乱的曹操都知道。董成杀伏完时,曹操还规定,自己的“后宫”任何人不得干涉国家大事,即使对自己的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在家父子,臣民为君臣”。才华横溢的曹植是个放荡不羁的人,曾私下“开司马门”(注1),他的马车夫(车夫)当即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也许有一颗缺德的心,但曹植根本不把做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着过于华丽,即使是儿媳妇,也因违背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而被斩首。回过头来看这些,就可以看出曹操杀董辅等人,客观上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并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
曹操虽然当权,但始终尊重汉献帝的权威,连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狄咸手中。曹操见狄咸时,遵循当时见皇帝的惯例,身边有一只带着利剑的老虎。建安十九年,也就是曹操杀死伏完的那一年,狄咸曾对曹操说:“如果你认为我值得帮助,请帮助我,如果你不能,你可以。”当时,狄咸只要下令就可以杀死曹操。曹操听到这样的话后大吃一惊,汗流浃背(之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法庭了)。当然,曹操回去后,可以反过来杀狄咸,但狄咸并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对狄咸有任何不敬。可见狄咸还是信任曹操的,至少1,而他,或者说这个世界还是需要曹操的;曹操不会害他。不知道为什么,刘备说类似诸葛的话,是赤胆忠心,而狄咸说类似曹操的话,是在欺骗君主,迷惑君主。曹操说“天下无孤儿,不知有多少人自称皇帝,又有多少人自称君王”,其实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客观来说,曹操应该被称为东汉末年的终结者和接班人。他让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平静地度过了最后的岁月,成功地继承了他的“遗产”。
曹操的军事文采很少被否定,但他的政绩却略有争议。
个人认为,他的政绩比军人还要差。
回顾三国之前的历史,东汉桓帝统治时期,中国人口一度达到5000多万,但到三国时,已经下降到700多万,甚至比四五百年前动辄斩首10万人的战国时期还要惨(当时还有1000多万)。杀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但是饿死也不难。根本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
自东汉桓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少数民族暴动、叛乱不断,民不聊生后,人口和户数大大减少。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年间,大灾为“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李思、豫州饿死,乃至灭户者”。照此估算,这两个地方仅今年就饿死了约三四百万人;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食夫,河南人食妻”,“广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广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季大旱。其他小规模的自然灾害、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生产被彻底摧毁。在这样的乱世,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让人民丰衣足食,是一项紧迫而首要的任务。
而汉末三国诸侯中,军事人才多,内政少。政治经济上的成败,自然会在军事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也绝非易事),大部分人都深受其害,最终陷在“饭”里,甚至连证明自己是不是“聪明女人”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曹操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实行垦殖制度,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作效率当然比普通自耕农高。所以这个政策立竿见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农业官兵之田,鸡犬之声,楼宇互属”的地方。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并不过分。曹操攻下邺城后,鉴于东汉末年人头税重,改为户规,向地主(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取每亩四升地租,每户出两帛两斤棉花。“他一定不擅长赚钱。”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这是两千年后连毛登江都头疼的顽疾。文祥打算如何应对?嘻嘻)。这项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赢得了一致支持。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硕果累累。比如周瑜家乡舒城修建的七门三堰,直到北宋的宋仁宗,每天仍能灌溉2万公顷良田。
这些《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的“鸡毛蒜皮”的事,在《演义》中确实没有提到,但这些事细细品味才是最有力量的,这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体现出来:
第一,曹操在汉中打了两场仗,先是打败张鲁,后又败给刘备。但由于北方元气恢复,成功迁出汉中武都等地,人口13.4万户(虽有利诱,无威胁)。按一家四口人算,这就是50多万。想想蜀汉投降的时候,只有28万户94万人,你就明白刘备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的措施了!毕竟兵民是抗战的根本。
二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正在安徽(即庐江)一带耕种土地,如果坐等他们收割,无异于虎添翼。因此,吴栋趁着雨季水军来去自由。孙权亲自出征征安徽城这种弹丸之地。梦露甘宁上阵后,活捉太守朱光,动(说白了就是抢)数万人回吴。据统计,孙策的孙权兄弟曾四次打到周瑜的老家淮南舒城,但无一例外都是劫掠而回。于是,周瑜的家乡出现了这样一个搞笑的故事:曹魏费尽心机大兴土木,孙吴费尽心机杀人毁财(唉,我为公瑾哭了!)。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个人生活不够自律,但基本都遵循了这些政策。后来的司马懿,曹真的张合,之所以能够在岐山等地屡屡扳倒毫无战术失误的诸葛亮,就是因为他们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因为他们“内力深厚”。
相应地,兀术在这方面的建设也很欠缺。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四川已经有都江堰这样的杰作,没必要画蛇添足,浪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东吴彻底失败了。
吴栋曾两次在丹阳造湖田,并建普丽堂。永安初建于第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但由于未能在旱季进行施工,桥墩基础因大风大浪被淹。结果“兵死,或贼亡,百姓大怨。”第二次重建还是失败了。难怪后人要在江南开运河,建水库。虽然江南被称为鱼米之乡,但三国时期的农业水平相当低。就连在北方早就是常识的东西,比如牛耕,也没有普及,也没有水库、池塘等可以用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几百万士兵,也要挨饿。他们如何争夺霸权?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就是保本,而东吴就是欠债。
开源的同时,曹操也很注重节流,以身作则。史书记载,曹操“雅俭而不华丽,后宫衣不锦绣,御鞋不采,帘屏以补劣,温煦取于蒿草,无有缘。”简单来说,衣服不艳俗,鞋子不雕花不绣,窗帘、纱窗打着补丁,床、被褥“破烂不堪”。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靡之风得以扭转,天下百姓廉洁勤政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奢靡,甚至有人故意穿得寒酸,以取悦曹操(宰相刘)。这就是《老官服》一集的创意来源吗?)奇怪的事情。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纠正这种奇怪的不正之风。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他一贯的节俭作风:“天下尚未安定,未有继往开来。”葬礼后,他们都被带走了。驻军人员不得离开驻地。有一个划分,每个费率就是位置。衣服里没有藏着什么宝贝。"
相比之下,刘备和孙权晚年则是一片茫然。倒影?《刘备传》引用《典略》说:“刘备称汉中王,所以建亭,从成都到白水关,占地四百余里”,孤军作战的关羽就这样做了...他的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曹睿弃奢击宫的反面教材:“昨日刘备从成都到白水,多做关隘,浪费人力物力,太过分了。后来夷陵之战,刘备的表现更差。孙权的“狂”就更多了,连他还没老的时候都有点糊涂,以至于张昭嘲讽纣王的“酒池肉林”。后来孙权废太子的愚蠢,让诸侯分崩离析,成为笑柄。关于曹操的人才政策,既然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诚然,曹操不是完人。他在徐州的屠杀等等都应该受到谴责。但总的来说,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无愧于陈寿的评价,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绝世的杰出的人。
注:以上观点我大体同意,但有一段话值得仔细斟酌。
原文如下:
“回顾三国之前的历史,东汉桓帝统治时期,中国人口曾一度达到5000多万,但到了三国时期,已经下降到700多万,甚至比四五百年前的战国时期还容易斩首10万(当时有1000多万)。杀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但是饿死也不难。根本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
根据这篇论文的观点,人口从5000多万减少到700万,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战死的。大部分人都是饿死病死的。
对此,袁腾飞(《什么是历史》的作者)曾解释说:
东汉的人口是5000万,到了三国就变成了700万。哦,我的天啊!原子弹没有那么强大。所有人都死了吗?其实也不全是。大部分都是隐性的,就是不在政府的目录里,没有注册过。当战争结束时,这些人都会出来。
关于这两种观点:是饿死这么多人还是藏起这么多人。
那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此外,还有一些被广泛误解的问题。
刘备爱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新野人民一起逃亡。
其实这种对人民的爱未必是100%真诚的。
之前,他和人们一起跑,然后他听到间谍报告说曹骏马上就追上了他,他很害怕,人们马上就跑了,甚至他的妻子和孩子(很像他的祖先刘邦)。
可见他对人民的热爱有一定的作秀成分。
当然,即便如此,也比很多王子强。很多王子连作秀都不会。
而曹操呢?他在官渡的时候就料到袁绍可能会杀城,所以也带着人撤离。
《三国演义》没有写这一段,但是史书上有记载。
为什么刘备带着百姓跑了,爱民,曹操带着百姓走了也没人提?
还有证据表明刘备是“伪爱民”。
曹操到处兴修水利,开发荒地,为民生做出贡献。
而刘备呢?早期的爱民,是因为他一无所有,只能做出爱民的样子来赢得人心。
他拿了西蜀之后就不一样了。看看他拿了西蜀后的所作所为:
首先是下令搜刮蜀中百姓,赏赐官员!
幸亏赵云及时劝阻,他才没有真的动手。
这个时候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他不想再“显摆”了,他要“享受”。
他建了一个从成都到白水关的百里亭,只为自娱自乐。
而人民刚刚打完仗,是时候修身养性了..............
尤其是荆州的关羽正在苦苦挣扎,已经快完了,而刘备居然在建欢乐亭!
看看曹操,崇尚节俭,以身作则,一生发展民生,从未间断。
徐州城唯一的屠杀就是一个污点。但那是因为他父亲被杀了,一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之后曹操在徐州做了一系列补偿百姓的措施,比如免税。
谁是真爱民,谁是伪爱民?
答案不言而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烂到没救了。
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言情编的。
真实的记录应该是:“宁消极不消极。”
浪漫中加了“世界”二字,意境完全变了。
这就是演义造成的曹操冤案。
我们在研究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抛开浪漫,正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