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贡献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古代大医。他写于公元205年的医学著作《伤寒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外戚和宦官互相争斗,互相残杀。军阀和权贵也为争夺中原霸权而争斗,农民起义的烽火此起彼伏。有段时间战乱频繁,人们纷纷逃离以躲避战乱,流离失所者不下百万。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随献帝及洛阳百万居民迁至长安。洛阳所有的宫殿和房屋都被烧毁,方圆被烧焦。无数人死在路上。

伤寒杂病论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年间有三次瘟疫,灵帝年间有五次瘟疫,狄咸建安年间疫情更为严重。成千上万的人被疾病吞噬,这造成了一场空前的灾难。特别是在东汉皇帝时期(168-188),疾病流行规模分别为171年、173年、179年、182年和185年。当时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疫情,死了很多人。张仲景家本来就是一个200多口人的大家族。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病,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

面对瘟疫,张仲景非常难过和愤怒。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下定决心,要研究伤寒的诊疗方法,一定要制服瘟神伤寒。

建安时期,张仲景周游列国行医,目睹了各种疫病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以此为契机,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理性认识。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我终于写出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叫做《伤寒论》。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具影响力的光辉医学经典。

《伤寒论》是秦汉以来的医学理论名著,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临床治疗学的第一部力作。《伤寒论》的贡献在于发展和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张仲景综合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根据邪气侵入经络脏腑的深浅、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有无慢性病(其他旧病),找出疾病的规律,从而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将外感热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组(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方案,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分析总结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大类(阴阳、表里、寒热)区分疾病的属性、病位和虚实。由于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和临床治疗的法规已经确立,辨证论治不仅为所有外感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纲领性的规则,而且为中医临床部门找出了诊断和治疗的规则,成为指导后世医生临床实践的基本准则。

《伤寒论》体例全面实用,以六经统一病证。除了介绍各种经络的疾病和证候的典型特征外,还描述了一些非典型症状。比如发热、恶寒、头剧痛、脉浮等都属于表证,是太阳病。但两者都是太阳病,出汗不出汗和脉搏慢是有区别的。其中,汗出脉缓者,属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无汗、脉紧属于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运动烦躁增加属于大青龙汤证。如此细致的辨证论治和选方用药规律,使医生能够驾驭复杂和简单,有把握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证候。除了辨证论治的独创性,张仲景还提出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舍脉随证”、“舍证随脉”等诊断方法。也就是说,辨证必须以望、嗅、问、脉为前提。如有脉证不符之处,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从而把握证的实质,或舍脉证,或舍脉证。阳证见阴脉,表证见沉脉。其实质是证有余而脉不足,即舍证救脉;但阴证见阳脉,说明邪气倾向于外现,里证见浮脉,说明表证仍未解决。如果证属脉虚,宜循证而不循脉。选脉选证的重点是围绕“虚”字,即证明脉虚随脉,虚证随证。这无疑为医生梳理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提供了一个轮廓性的规定。

《伤寒论》的贡献还突出表现在治疗原则和方剂方面。书中提出的治疗原则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理阴阳、扶正祛邪,以及发汗、呕吐、泻下、调和、温补、清热、消暑、补益,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包含113方,《金匮要略》包含262方。除去重复的部分,从这两部书中收集了269个处方。这些药方有着严格而微妙的配伍。比如桂枝和白芍配伍,如果用量相同(各三两),就是桂枝汤;若加桂枝,可治豚气上冲,若加倍芍药,则成小建中汤,治急腹症。如桂枝汤中加入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可以衍生出几十个方子。其奇妙的变化和卓越的疗效令人惊叹。尤其是该书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药物配伍、加减原则等,为后世医家所沿袭。许多名方至今仍在现代人的保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治疗B型炎症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吴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瓜蒌。此外,此书在剂型上也有所创新,其品种已大大超过汉代以前的各种方剂。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药酒、洗剂、沐浴剂、熏蒸剂、滴耳剂、洗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还详细记录了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煎服和服用方法也有详细说明。因此,后人将张仲景的《伤寒论》称为“方剂学之祖”,将此书所列方药称为“经方”。《伤寒论》对针灸、艾灸、温熨、搓药、吹耳也有很多解释。此外还收集了很多急救方法,比如上吊、食物中毒的处理,相当独特。其中,对上吊的抢救与现代人工呼吸非常相似。这些都是中医的宝贵资料。

《伤寒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明显,成为后世每个行医者必读的重要医学书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不知四书者不能为儒,不知全书(伤寒论)者不能为医。”之后,该书流传海外,也受到国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成为研究的重要书籍。据不完全统计,自晋代以来,整理、注释、研究《伤寒论》的中外学者有千余人。从邻国日本康平年间(相当于中国宋朝)开始,研究《伤寒论》的学者就有近200人。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推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