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民族图腾
图腾和图腾文化对促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增强宗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团结宗族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另外,有血缘关系的母系对偶婚在纳西族长期存在,这与图腾和图腾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前者是后者的折射和存在。另外,图腾崇拜是人类和动植物同属一个身体的信仰的产物。把与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当作它们的亲人、祖先和保护者,对它们给予尊重和关怀。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人类肆意破坏自然之前,纳西族地区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各种飞禽走兽经常出没于山野之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图腾文化历史悠久,流传于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文化,它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基本文化力量,自原始氏族部落时代起就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图腾”一词起源于北美印第安部落Ojbu的图腾,其他地区和民族也有相同意思的词。其含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准确的定义。总的来说,有三层意思。
民族是由图腾崇拜引起的部落或氏族合并而逐渐形成的群体,原始的图腾在今天的民族习俗中仍然保留着。比如说;中国云南省克木人至今仍沿袭图腾外婚制,同一图腾氏族的人不得通婚;瑶族还有加入图腾仪式的痕迹,上刀山下油锅等危险而痛苦的考验由此而来。此外,现在非洲很多民族的特殊发型、发饰、唇镶、牙毁、项链、服饰、面具、巫术仪式,都是以模仿他们的图腾崇拜为基础的。
图腾文化,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从人类生存的目的逐渐演变到今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撑和文化需求。作为一种基本文化,它会随着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演变。
清代学者严复将“图腾”一词引入中国。他在翻译英国学者詹克思的《社会的一般解释》一书时,第一次将“图腾”一词翻译成“图腾”,成为中国学术界常用的译名。
严复在评论中指出,图腾是群体的象征,旨在区分群体。认为中国古代有类似澳大利亚人和印度人的图腾现象。用图腾来解释神话、典籍、民俗,往往能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什么是图腾?图腾是一种动物或自然事物与氏族有关的原始迷信,因此被用作氏族的徽记或象征。
居住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的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悠久的天文学知识。今天是鼠年,明天是牛年,虎年赶街(市),猪年赶街。在一些地方,建造了十二生肖的庙宇,并举行一年一度的仪式,在庄严的气氛中跳十二生肖舞。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谚语说明人们普遍讨厌老鼠。但古代很多氏族、部落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老鼠,并以自己是老鼠的后代为荣。他们绘制和雕刻老鼠的形象,并在仪式或节目中进行长时间的牺牲,以祈求老鼠祖先的保护。
白虎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雄性白虎,老虎不会伤害他们。当你想远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你属虎的那一天(阴天),以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运气好的事情。有的人从很远的地方回来,也要算准日期。只有虎日才会进入门槛。
白鸡族据说他们的祖先从金花鸡的蛋中孵化出来,相信公鸡知道好坏,会保佑他们。迁徙的时候,把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搬来的区域后,公鸡会在它啼叫的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公鸡打鸣的地方最吉祥。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崇拜的图腾神。《说文解字》中解释:“龙,鳞虫之长,可静可明,可大可小,可长可短,春分登天,秋分入深。”传说颜地、黄帝、尧、舜、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和出现都与龙有关,都是龙种、龙子。古代越南人也认为他们是龙,所以不断纹身就像龙。时至今日,我们常说的“龙的传人”或“龙的传人”,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的概念,则更为普遍,大部分民族都曾视龙为保护神。
野猪神是北方猎人崇拜的对象,在满族人中被列为大神,说它比山高,毛如林。山里的山谷都被它的尖牙所害,它是部落的守护神。
有纳西族把牛当做上古创世兽。在纳西族的《东巴经创世纪》中,描述了这只由海中巨蛋孵化出的神奇的牛,用它的角和蹄冲破地面,引起了大地的震动。是纳西族的祖先,开地的七兄弟七姐妹所杀,用牛头祭天,牛皮,肉,土,骨,石,筋,山,血,太阳,肝,月。这样,就会有一个清澈明亮的天空,太阳和月亮,以及万物生长的宁静世界。从此以后,牛就被当作圣物,用来祭祀和祭祀天下的山川。纳西族人非常崇拜牛神。
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和猎人之间。保安民间流传着一个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祭祀马神的习俗,清代文献中有很多祭祀马神和修建马庙的记载。达斡尔人称神马为“温孤”。这种神马是不让女人骑的,可以吃,可以到处走,谁也不许赶。甚至可以在田里随意吃苗。大部分马都是全白的,整个尾巴都是鬃毛。它们从未被修剪过,彩色的丝绸经常被绑在鬃毛上作为一种标志。
羊图腾在许多民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经典《山海经》描述了一只没有嘴,没有食物的古代神仙羊。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称为“谢可谢可阿塔”。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山羊都属于它,它是为了山羊的繁衍而被献祭的。祭拜的羊神叫“少盘阿塔”,掌管天下所有的羊。在祭祀中,这位神被要求保佑羊群多产。柯尔克孜族崇拜山羊,称山羊神为“七里盘阿塔”,是第一个驯养野羊成为家畜的神。
汉族是古代最早训练养狗的民族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狗能抵抗凶猛攻击的记载。《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了上古尧始祖神话,即神犬盘瓠帮助一家杀死吴将军,一家的女儿嫁给盘瓠,生下尧后裔。救亡图存的神犬盘瓠作为氏族的始祖神话,一直被湘桂粤瑶族绵支奉为氏族始祖,被尊称为“王磐”、“潘”等,不仅口头传唱,而且记载在族谱中。满族从狩猎开始就崇拜狗,视狗为亏欠满族的动物。后来他们又重聚,传说是一条义狗救了努尔哈赤。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吃过狗肉,打过狗,也没有戴过狗皮帽子。
蛇是古代越人的重要图腾之一,后来演变为神。清代吴振芳《岭南杂记》说:“潮洲有蛇神,状如冠南,名曰天帝。壁龛里有蛇。想看,必须出寺再出门,绕鼎盘旋,或挂椽子上,或用竹竿背负,缠绕打结,不怕人不变吓人,三尺长,翠绿可爱。.....凡是敬神的,蛇经常光顾他们的家。”江苏宜兴人把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分别称为“李曼”和“外蛮”。所谓家蛇,是指一种生活在房子里的蛇。它是一种无害的蛇,经常缠绕在横梁、屋檐、墙缝、波纹和阁楼上。它大约三英尺长。人们认为家养的蛇会保护人。有了家养的蛇,米店里的米就会满满的,不会空空的。
广西南丹县瑶族黄姓,据说是母猴,母猴生的后代都很壮。后来,天上有十个太阳和十个月亮。白天太热,晚上又太亮,于是人们就让黄氏子孙拍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后来打下了九个太阳九个月亮。为此,人们非常感激黄氏兄弟。因为黄氏兄弟是猴妈妈生的,所以人们也感谢猴妈妈。后来,大瑶寨的瑶族为了纪念猴妈,不仅禁止打猴和吃猴肉,还禁止其他姓氏。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