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地名起源新论:从乐毅到乐陵后石膏像|秦的岳明和汉的韩石城。
根据最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土的“乐陵”和“乐陵殷诚”来看,至少乐陵郡存在于秦朝的统一版图中,应该隶属于济北郡。由此可知,乐陵既然是秦朝建立的,那么它的起源呢?在这方面,唐朝的《地理志》、《元和县志》揭示了一些东西:
这是最早也是最权威的关于乐陵城起源于公元前284年伐齐的记载。当然,民国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地名著作《进贤县地名释义》也说“乐毅建城”,取自《元和县志》。按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从其思路可以推断,乐陵位于古黄河九道下游,袁野环绕,地势平坦低洼,经常被淹。是齐燕交界处,此地无市无县。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伐齐时,选择了这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建城,目的是为了建军造马。后来人们称之为“乐陵城”,地址现位于乐陵东南的魏王城遗址一带。
直到战国末期或秦与六国合并后(公元前221年)才在此城设郡。据《史记·尚军列传》记载:“置小邑、市、镇为郡,置令、市为三十一郡。”因此,不难推测,秦乐陵郡是秦国统一天下后建立的,进一步推进了其在六国之地的郡县制。所谓“改制建制”也是如此。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后,继承了秦乐陵郡,加强了城市,于是有了汉乐陵郡,划归平原郡。历朝历代都沿用这个名字,以至于今天。
如果上述推测属实,那么还涉及到乐陵地名的词源问题,即“乐”为什么读lào,“陵”是什么意思?
据相关资料考证,“了”至少有lè、yê e、lào、yào四种读音,时间越往前,其韵音越指向ao。所以lào和yào大概是“了”最古老最纯粹的音,这两个音疑似因地域方言的差异而存在古音通伪的现象,而l。
在这里,敖似乎是“了”字的古韵,这一点从广东人说的粤语中也可以得到验证。由于粤语据说保留了大量汉唐时期的中原古音,所以无论是音乐的“越”和“越”这两个常见读音,在粤语中都带有很强的傲音。另外,传统的“药”字是“药”,读作“药”,属于形声兼备的字,其中“福”作为形旁,表示植物;传统的“乐”字表示音义,意思是药可以治病,使人快乐。这是“了”字古音含拗音的又一证明。
目前,我国有***21个带“了”字的地名,其中乐陵市、乐亭县(河北省唐山市)都读为lào,乐清市(浙江省温州市)读为yú e,其余都读为lè。另外,与乐陵市、乐亭县地理位置相近的新乐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现在读作lè,但据说当地老人习惯读作Là o,因此,随着三地距离和发音的接近,也验证了à o是“乐”的古音,乐毅可能读的是à oyì而不是yì eyì。
所以不难理解,乐陵城初建时,其地名中的“乐”取自姓,其读音由生活在乐陵的人代代相传。虽然时过境迁,即使有战争和移民,也没有被摧毁,可见其稳定性和持久的力量。
我们解决了“了”的发音问题,“令”的由来就好理解了。根据甲骨文字的形状,“陵”是一个象形文字,意思是爬上楼梯,爬上高处,也引申为皇陵和超越罪犯的意思。
在我国早期的地名命名中,带“陵”字的地名大多用来表示地势高的意思,具有高地崇拜的象征。我们可以认为,古黄河下游的土地虽然是冲积平原,但也不全是平地,有天然的土丘和山地。为了避免频繁的洪水,古代祖先往往选择暂时居住在这些高地。比如战国时期的地理学巨著《龚宇》在提到古兖州之地(乐陵即古兖州之地)时,有一句话是“桑土为蚕,落丘为屋”,意思是洪水泛滥时,人们会暂时躲在附近的高丘上避险,洪水过后,就走下高丘,在平地上生活。同样写于战国时期的《孟子》也记载:
因此,不难理解,乐毅当初修建乐陵城时,之所以选择高地,是出于地形和军事的综合考虑。这里可以进一步推测,乐陵城是由北向南临水而建的,因为古代地理记载已经揭示,城南有一条钩板河,是黄河九道之一。因此,乐毅具有在河上运行城市,避免洪水,方便取水,保护城市和防御城市的多重功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城市位置的古老思想。
上图中,据说乐陵城是在伐齐的时候修建的,因此得名,所以毫无疑问。至此,乐陵地名的由来和由市到县的历史转移,只有以上世纪出土的两枚秦代小泥印为基础的“乐毅建城”理论,才能得到充分而无缝的解释。没有这一点,似乎很难解释其他说法中“老岭”这个名字的历史由来。
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乐陵”这一名称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文化内涵的古老地名,它不仅寓意着古语的读音、地理环境和城市的位置,而且是战国末期重大历史事件乐毅的象征性地名,还传达了一种与“乐”相关的朴素而美好的愿景,如君王的乐园、慈善、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关于乐陵地名的由来,过去有三种学说,即“阿斗墓说”、“乐城陵说”和“四民乐、大赋岳翎说”。这三种理论现在都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要么照字面理解。至于最近几年提到的“独家新闻理论”,有必要区分一下。
斯科菲尔德是谁?和乐陵是什么关系?
据《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石皋是汉高祖宣帝称帝时的一位侯爵,年号“乐陵侯”。
斯科菲尔德为什么被封了?这还要从汉武帝后期的一个重大宫廷事件——巫灾说起。简单来说,巫咒就是由于汉武帝对旧帝的迷信和猜忌,导致夷(又名太子魏、太子暴)被逼死的政治事件。这个案子前后牵连了几十万人。
当时之,他的一个妃子,还有孩子刘瑾都死了,但是刘有一个儿子,就是汉武帝的玄孙(就是汉武帝的玄孙,后来的汉武帝)在他和父母一起被囚禁的时候刚刚出生。皇帝的曾孙五岁时,被赦免释放。他是刘智的唯一后代,所以他被救出,并被送到史良娣的哥哥石公那里。石公的母亲贞君很对不起皇帝的曾孙,对他照顾得很好。
后来,皇帝的曾孙被迎入宫中收养,最后他成了汉朝的皇帝宣帝。汉武帝宣帝是一个感谢他的好意并重视他的感情的人。他立即着手报答这位从小养育自己的恩人,但此时石公和他的母亲贞君已经去世,于是他把石公的三个儿子石高、石增和宣石(实际上是汉武帝宣帝的三叔)召入宫中担任助理等要职。不久,在宣帝皇帝的土地节的第四年(公元前66年),一个外戚霍玉,因为他的权力被切断,有叛乱的意图。石立即注意到了,并告诉了皇帝宣帝,从而解除了一场危机。
念及史家旧情新成就,汉高祖宣帝先后封史杲、史增、宣石分别为乐陵侯、江陵侯、平台侯,又封史杲之子史丹为舞阳侯。由此,史氏家族成为西汉咸和之外戚和近臣。后来汉高祖宣帝进一步提拔史杲为大司马、车马将军,掌管群臣事务,并在汉元帝病危时委托史杲帮忙。《韩曙》记载“高辅政五年乞骨,赐车与金,而后为先。哎,跟你说再见。”意思是石高辅佐汉元帝五年后,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官回家,并被追悼。
但是,五里钟遗址是石高墓吗?五里钟遗址确实有一层汉文化,但可能不是师皋墓。毕竟乐陵还有很多汉墓。为什么单单选择五里中?为什么有明确的考古证据?即使乐陵有石皋墓,也很可能选在乐陵故城魏王城遗址附近的汉墓中判定。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只能算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在史氏三兄弟中,史高最为兴盛。从石高的位置可以推断,乐陵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大县。但《史记》与《汉书》出入较大,《史记》3500户,《汉书》比《史记》少10户。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汉代的封爵制度都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尤其是秦朝实行的二十品军功制度。在20级军事爵位体系中,最高级别是“车侯”,后来为了避免刘彻的禁忌,改为“同侯”,也称为“列侯”。西汉的王侯分为英雄、王侯、外戚三种。汉初多以鼓励军功封侯,汉武帝后期几乎全部废掉。汉武帝实行帝位时侯太子大量出现。汉昭帝以来,豪杰诸侯的势力逐渐削弱,外戚的数量日益膨胀。到汉平帝时,外戚大族王莽篡位,夺取了刘姓,打败了所有诸侯。
列侯常被土地分割(尤其是后来的外戚),所以其封地也叫后国,他们在自己的封地里有食邑的特权。到了西汉,* * *分封列侯为811。可以说,列侯制度在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却因为分封太多而相继衰落(尤其是外戚),最后引起了对西汉政权的反弹。
说到后国的封地,如果查《汉书》的地理记载,有乐陵(一个属平原郡,一个属临淮郡)和平台(一个属常山郡),却没有一般的陵墓。这应该与石曾无子嗣有关,凌侯国将随石曾之死而亡。由于存在时间短,编年史上没有记载。例如,《汉书》中“石,四侯皆有(包括武阳侯,石之子高)...皆败于王莽,唯有无儿无女,败于云里。”但据后人考证,石曾的美食城位于山东德州德城区,与德州陵城区的由来有很大关系。
据《汉书》妃子恩泽侯表记载,石高死后,乐陵侯的爵位先后由其子石叔和孙子石崇继承。到汉成帝第二年(公元前31),随着石崇的死与亡,乐陵的侯国礼本应被废除,但在汉成帝延二年(公元前11),也就是20年后,乐陵的侯姓被石崇的弟弟石叔恢复。所谓邵峰,即西汉子孙断绝后,皇帝的恩宠和其他民族继续继承他们的爵位和爵位,可见西汉皇室对士高家族的特别重视。但石叔死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于是汉平帝四年(4年),乐陵侯国被石高的曾孙石岑封,次年王莽篡汉,这样乐陵侯国就彻底废了。
这里特别值得商榷的是,《汉书》地理中有两个“乐陵郡”,一个属于平原郡(山东平原县附近),注有“都尉制”二字,即辅佐郡县、掌管全县军事的高中级将领驻扎的地方;另一个属于临淮郡(江苏泗洪县附近),标有“后郭”二字。所以后来有史家认为乐陵后国在临淮乐陵郡,而不在平原乐陵郡。这种观点以叶桂寿续《清道光年间山东考古志》和杨守敬篡夺清末民初《水镜注》为代表。杨守敬举例说,“据《韩志》记载,临淮郡的乐陵在云州之下,但这个乐陵(乐陵郡、平原郡)不在云州之下,是被施皋封在临淮,而不在这里(乐陵郡、平原郡)”。
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乐陵县并不是汉地理史上唯一同名的县。据《汉书·地理》统计,西汉时期共有56组114的同名郡县,约占西汉时期1587郡县的7%,其中两郡108的54组,三郡6组。在56组同名郡中,与后郭同名的郡多达47组。另外,没有发现后郭和后郭同名。这说明西汉出现同名郡县的原因,多是因为封侯。如我国著名的地名学家华认为,西汉中期以后,由于“恩宠法令”的实施和豪杰、外戚的肆意横行,与郡同级的国家骤然增多,郡一级的重名增加很多。
由于列侯经常被封土,所以早晚可以推断出石膏像开始封土是在平原郡还是在临淮郡,并检索了历代史书的地理记载。临淮郡只存在于西汉时期,之前没有提及,也没有再出现过。相反,乐陵郡这种平原郡,从秦朝有郡开始就一直流传,然后也因此,斯科菲尔德最初的封地是在平原郡乐陵郡,而不是在临淮郡乐陵郡。
像这种现象,在《汉书·地理》中有很多侯地因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最初的封地在迁移后仍保留为郡的例子。比如阜平县、北地县(宁夏吴忠)和阜平县、平原县(山东惠民县、陵城县),赵涵先封张世安阜平侯(北地县),其子张延寿请求减少户数,于是改封榆次县、平原县,改为阜平侯国,但北地县阜平县继续保留,于是西汉也就产生了。因此,临淮郡乐陵郡的出现,应该是后期乐陵侯国迁徙所致,怀疑发生在石叔绍封国之时。
石皋,平远乐陵郡侯。除了唐代李继孚《元和郡记沧州》中的记载,北魏李道元在《水经注·河流》中也有明确的注释,“上河(河名,非郡名)...是乐陵县的东面南面。宣帝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史子长(即史皋)封为后郭。”清代以不重视为由,直接否定平原郡乐陵郡为侯国的事实,未免武断。据说《汉书·地理》反映的是西汉末年的行政区划,而此时乐陵后国的封地已经迁到了临淮郡乐陵郡。
王莽篡汉后,不仅断绝了大量诸侯国,还对郡县地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汉书地理志》用“莽月”二字记载了这一变化。平远县的乐陵县曾被王莽改称“杨梅县”。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拨乱反正,恢复了西汉的县名,并有意识地通过存一废一、两县皆废的方式废除同名郡。其中,在38组同名郡县中,如果后郭与郡县同名,那么东汉时期几乎所有曾经是后郭的郡县都被废除了,这大概就是临淮郡乐陵郡再也没有出现的原因。
另一方面,西汉中后期,平远县乐陵县增加了“杜威”二字,体现了乐陵行政地位和区域影响力的上升。据杨守敬对清末三国志郡县表的考证,乐陵郡于东汉末年建安十八年(213)首次设郡,金代曾改称乐陵国(县级,封国号,治分县),一直延续到隋初开三年(583)。
这三百多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但却是乐陵行政史上最光明的时刻,这也印证了乐陵在战时所发挥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乐陵是冀鲁豫边区两个省24个县的中心。
后来随着隋开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制,乐陵郡被撤销,降为一县,也就意味着乐陵的前半生历史暂时告一段落。随着明清大运河的开通和武定府的设立,鲁北地区的区域重心分别向德州和惠民转移,乐陵却在左右之间有些失落。乐陵作为一个古镇、一个大镇,被遗忘了很久,在1988撤县设市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周期。
简而言之,乐陵沿着起源于伐齐,最早兴盛于历史,经历了2300年来的风风雨雨与混乱的古黄河水而行。虽然建制、行政隶属、地形地貌、城址管理都发生了变化,但地名却一直延续下来,包含着悠久而深刻的含义,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有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