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洛江区在哪?

属于四川省德阳市洛江区。

罗江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的德阳市东北角,东邻中江县,南接德阳市旌阳区,西接安县,与中国西部科技电子城绵阳市涪城区接壤,北接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县城罗江镇位于德阳市以南23公里,绵阳市以北28公里。包(济)成(都)电气化铁路,(4)川陕(西)高速公路(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洛江最早见于隋代作为河名,始于唐代作为县名。1996 12 10,罗江县正式列为县。罗江县面积447.88平方公里,辖罗江镇、文星镇、盘龙镇、于颖镇、金山镇、会觉镇、颜佳镇、德安镇、新生镇、陆平镇、大井镇、回龙镇、白马关镇、广福镇、万安镇等14个镇。农村有16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有23个居民委员会。2004年,全县总人口为24万。

罗江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罗江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罗江县交通发达,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有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川陕公路、洛桂公路、潭秀公路等多条国省高速公路,还有127农村公路。

罗江县邮电通讯设施完善,乡镇电话已全部程控化。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了全县无缝覆盖,所有村村通电话,基本建成了光纤环网和邮政环网。邮政实现了村组通邮。罗江工业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正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罗江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白马关、祖坟、诸葛点将台、环马沟、落凤坡、雪坟、古驿道、道湾沙砾、佛教文化大火山万佛寺、保静寺、南塔寺、李故里杏园、云龙山李祖庙遗址、李读书台、魁星阁、静乐宫、李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

自然地理

罗江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开江发源于安县巴鲁,从北到南贯穿文兴和罗江两县。流经盘龙,德阳市旌阳区通江流经中江县、三台县后汇入涪江支流。

开江上游温江贯穿全县48.9公里,绵远河贯穿全境12.38公里。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建立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基地。

洛江是中国重要的电力走廊,能源供应充足,输变电能力居四川省首位。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350千伏变电站7座,1100千伏变电站3座,500千伏换流站和100变电站正在规划中。浅层天然气储量丰富,总储量数百亿立方米,年生产和输送能力超过5000万立方米。八个城镇通了天然气。

罗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6.7℃。年平均降水量为813mm;全年无霜期为271天;年均日照时数为1260小时。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和霜冻。

历史的发展

罗江县因罗江而得名。洛江,隶属四川省德阳市,西晋时曾设为万安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唐天宝元年,改名洛江。

洛江最早见于隋代作为河名,始于唐代作为县名。

西晋万安县,位于万安老城,梓潼水尾。唐天宝元年(742),万安县改为罗江县。

此后1000多年,罗江县一直归金山、罗江、徐水管辖。

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并入德阳郡,雍正七年(1729),乾隆三十四年(1769)再次废罗江郡,嘉庆七年(1802)恢复。

这一时期,罗江县虽然并列,但县域疆域相对清晰,东西58里,南北60里。

罗江县已有1700年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罗江县的文物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重要文物早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200多件。

庞统祖坟位于罗江县城西5公里处,是古代秦通往蜀地的最后一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三国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益州南开千里,秦岭北锁八百云,铜川东起伏,岷山西银装素裹”。这座祖坟是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庞统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去世后修建的。三进四出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人、石柱廊、石窗),古朴凝重,庄严肃穆。山门、龙凤二师殿、奇峰殿、庞统陵依次排列。寺内有庞统、诸葛亮雕塑,还有匾额、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方方正正,像一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古蜀道上。祠墓旁有一条车辙深、青苔多的古驿道,是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的专用平台,怪石沟壑、洞泉纵横,堪称蜀汉遗迹之一。是怀旧、观光、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民国时期,罗江县的版图沿袭清朝,变化不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辖1个镇,14个乡,分别是:万安镇(今罗江镇、万安乡)、蟠龙乡、于颖乡、文星乡、颜乡、新生乡、回龙乡、金山乡、大井乡、会觉乡。

从1950到1984,管辖和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1952,万安镇由盘龙乡划分为万安乡、通江乡,由金山乡划分为马池乡、狮子乡。虽然其管辖的乡镇数量增加了,但范围保持不变。

1959年,罗江、德阳并县后,所辖的鹤庆、林宝镇划归安县,其他镇并入德阳县。

1984年,撤销德阳县,设立德阳市中区;1996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德阳市中心区,设立德阳市罗江县、旌阳区;1996 12 10,罗江县正式列为县。

65438年至0997年,万安乡与罗江镇分离。

2000年,罗江县辖14个镇,1个乡。

2004年,罗江县辖14个镇(罗江、陆平、金山、颜佳、盘龙、德安、新生、慧觉、于颖、文星、大井、回龙、广府、白马关)和1个乡(万安)。

当地习俗和惯例

拉宝宝是汉族的生育习俗,又名拉宝爷,拜米歇尔·普拉蒂尼,闯入拜,送拜,流行于四川各地。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求神给孩子占卜,看孩子好不好,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怕死。他们必须崇拜米歇尔·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找算命先生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计算算命的关系,比如金、木、水、火、土。如果生活中缺木,那么在选择名字的时候就要祭拜有木字的米歇尔·普拉蒂尼,这样才能保证儿子能够长寿。此招年复一年盛开了很久,传承至今改名为“拉宝宝”。

经济概况

一.综合

核算结果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9.8%。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69.5%和16.0%。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85、8.82和2.0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0: 43.3: 19.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全县人均GDP达到8868元,年末人均GDP达到1098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654.38+0.5亿元,增长654.38+08.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1%。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8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54.38+0.4亿元,增长24.4%。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7100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0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全年国税总收入6543.8+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年财政总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6543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55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2%和27.0%。

第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5709公顷,比上年减少33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280公顷,增加68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759公顷,减少432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14公顷,减少1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60公顷,减少5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270,67吨,比上年增加4501吨,增长3.67%。石油总产量231.66吨,下降3.08%;糖产量5837吨,下降7.42%;水果总产量38388吨,增长3.8%;蔬菜总产量654.38+0.297万吨,减产0.4%。

全年生猪出栏39.69万头,同比增加1.08万头,增长2.8%;大牲畜出栏7714头,同比增加1064头,增长16.0%;出栏羊5607只,同比增加1206只,增长27.4%;小型家禽出栏681.4万头,同比增加81.37万头,增长1.3%;出栏兔7265438±0.8万只,增加9.06万只,同比增长65438±0.4%。年末生猪存栏2201,大牲畜1,860头。

全年肉类总产量4.3万吨,增长2800吨,增长6.9%。其中,猪肉产量261万吨,增长0.700吨,增长2.8%;禽肉产量14700吨,同比增加1800吨,增长13.6%;禽蛋产量9320吨,增长460吨,增长5.2%;牛奶产量265,438+00吨,增加30吨,增长65,438+06.7%。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3%,比上年提高65438±0.3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品产量7600吨,同比增长16.92%。

“十五”期间,* * *整治渠系120.48公里,改造水库19座,修建微型水池3167座,红层打井5421口,治理水土流失125.4平方公里..推广新型农机具2338件,新建灌溉站140座。五年累计退耕还林2.5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2.5万亩。200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0%,比“九五”末提高了6.5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1%,拉动GDP增长8.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亿元,增长26.7%;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1%,拉动GDP增长5.7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6.71%,比上年下降0.77个百分点。

全年配合饲料产量654.38+0.25万吨,比上年增长9.3%;水泥9.2万吨,增长16.5%;水泥熟料65438±0.44万吨,增长65438±0.9%;纸制品1.1.9万吨,下降1.31%;大米114800吨,增长59.1%;发电量306万千瓦时,下降6.1%;塑料管及其配件9900吨,增长591%;塑料制品654.38+0.04万吨,增长65.6%;玻璃纤维纱7800吨,增长12.7%;氢氧化钠(烧碱)0.56万吨,增长65,438+029.5%。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增加值65438+630亿元,增长108.97%;机械工业增加值313万元,增长21.32%;电子工业增加值4500万元,增长52.7%;玻璃纤维工业增加值654.38+0.36亿元,增长654.38+0.7%;食品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1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利润4470万元,增长8.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934万元,增长58.85%。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30.83%,比上年提高20.03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县有资质建筑企业4家,总产值3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营业利润246万元,同比增长158.9%;上缴税金654.38+0.44万元,增长5.86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438+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6.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71亿元,增长30.5%;更新改造投资511亿元,增长141.4%。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1.86亿元,比上年增长63.27%。第一产业0.4亿元,增长232.94%;第二产业5654.38亿元,增长89.37%;第三产业投资2.98亿元,增长11.22%。从主要行业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17.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46%。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加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6.9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50万元,比上年下降44.79%。商品房竣工面积1.36万平方米,下降72.96%。商品房销售额1734万元,下降43.28%。

2005年,50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川陕公路改扩建和罗绵公路罗江段顺利完成,全省丘陵地区一流交通网络基本建成。

动词 (verb的缩写)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3%。其中,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4.38+0.83亿元,增长654.38+02.5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62亿元,增长11.48%;餐饮业零售额654.38+0.08亿元,增长26.6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0.2亿元,与上年持平;集体经济零售额4000万元,增长25.0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46亿元,增长161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8200万元,增长4.91%。

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生活必需品比上年增长12.30%,文化用品增长11.55%,通信设备增长8.23%,家用电器和视听设备增长7.56%,建筑和装饰材料增长8.50%,食品饮料烟酒增长15%。化妆品上涨15.51%,石油及制品上涨13.50%,金银珠宝上涨5.23%。

不及物动词对外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额29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出口65,438+0,756,5438+0,000美元,增长96.74%;进口1211万美元,增长51.4%。出口超过进口54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主要是细胞科技等企业。全年国内投资实际到位资金43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38%。合同外资250万美元,下降6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5万美元,下降5.44%。

行政区划

罗江县位于德阳市东北部,东邻中江县,南接德阳市旌阳区,西接安县,北接绵阳市涪城区。

罗江县

510626

618500

县人民政府驻罗江镇

2004年,罗江县辖14个镇(罗江、陆平、金山、颜佳、盘龙、德安、新生、慧觉、于颖、文星、大井、回龙、广府、白马关)和1个乡(万安)。

2007年,罗江县政府进驻万安镇,辖10个镇:万安、略平、金山(含大井镇)、颜佳(含德安)、盘龙、新生(含回龙)、会觉、于颖、袁迢(原星)、白马关。

2021年2月,洛江区在2021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竞争力百强榜单中排名第80位。

2021,1,洛江区被列入四川省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 1洛江区被列为2020年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市、区)。

2021、1年,洛江区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三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18,农业农村部推荐洛江区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6年2月,洛江区被列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