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民族风俗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文化形式。文化是人工环境,不能生物遗传。人必须经历学习的过程,即文化适应,学习他出生的社会和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后需要学习语言、礼仪、习俗、宗教、价值观等等。民俗可以是任何文化。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风俗、信仰、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社交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和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习使一个生物人成为社会人。

田兆元:在我看来,民俗是生活的多彩音乐,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元素。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传统和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几千年的淘洗,文化精髓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民俗对特定群体具有很强的认同功能,因此在当代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哈森:你主要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定位民俗,我侧重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定位民俗。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因为民俗都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态。当一个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民俗就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影响着他的一生,被传统民俗影响着,直到他去世。民俗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存在。民俗必须是传统的,传统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延续。很多民间故事都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还有习惯、迷信、仪式、艺术等。,代代相传。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

田兆元:你关心的是人在民俗的教育下如何成长。我关心的是,在民俗的影响下,社会是如何建构的。我认为民俗是一个复合结构,由叙事系统和行为系统组成。民俗要实现建设社会的功能,必须具备文化含量高、规律性强、审美特征丰富三个属性。说民俗文化含量高,就是说民俗是文化的精华。比如节日、庆典,比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端午节、圣诞节,都是超越日常的境界,是审美的,是充满信仰的,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精髓。

原文:“民俗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元素”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Hasan M.EI-Shamy与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