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流域概况
据众多记载,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里,苏州河一直是上海通往邻近城乡的主要河道。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当时的陆路交通网络远没有水运发达,而且比水运便宜,大量的消费品、燃料、工厂的原材料、成品都要靠水运。上海至杭州、嘉兴、湖州、苏锡常等地的多条客轮航班线路位于河南北路和浙江北路之间,使苏州河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内河班轮客运聚集地。与此同时,货船和货运码头正在蓬勃发展。最大的货物是蚕茧生丝、麻棕猪鬃、茶、米、酒、鱼、水果和蔬菜、沙石建材等土特产。进口到上海供上海人消费或通过上海出口到海外。还有大量洋油、洋布、洋火、洋参等舶来品,以及通过沿海运输来到上海的南北货,通过苏州河散落到杭嘉湖、苏锡常等富庶地区。
上海最早的近代造船、面粉、棉纺织、丝织、化工、冶金机械,甚至水、电、煤用具加工厂都出现在苏州河两岸。上海普陀区苏州滨江线有上千家工厂,其中纺织厂、面粉厂、火柴厂、印刷厂、化工厂、钢厂、造币厂、酿酒厂、减速机厂、窗帘布厂、无线电厂、制药厂、石化机械设备厂等,都曾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工业经济史上创下纪录。早在上海建县之前,苏州河就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219年,孙吴政权在上海青浦区白鹤镇吴淞江南岸建造了“大船”(大船)青龙船,带来了一个发达的经济中心镇青龙镇。唐朝天宝年间,青龙镇因“枕江靠海,浦东靠湖”,逐渐繁荣起来,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日本、日本(一般指阿拉伯)、高坡、三渊(印度尼西亚)、胶陀、新罗、朝鲜的船只,当时经常驶往青龙港。北宋何志年间(公元1113年),青龙镇“烟火满城,繁华荟萃,人文旖旎”,有广场36座,桥梁22座,寺庙13座,塔7座,亭3座,还有学校、仓库、税码、酒。各方达官贵人、商人、诗人、词人都曾来此旅游居住,盛况“堪比南宋都城临安”。青龙镇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吴淞江。
纵观苏州河两岸,从华漕到入海口,古老的工业建筑和相关的商业物流服务建筑鳞次栉比,如今已成为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最佳见证。它们的功能布局、建筑形式、工程材料、细部装饰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代码和价值,向当代和后代展示着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工业建筑中有许多建于上世纪初甚至更早,现在仍然保存完好。除了工商业建筑,还有大量的社会服务综合楼。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苏州河沿岸(不包括外滩和北外滩)被列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的有40多处。此外,已有数百栋建筑被认定具有保存价值。
苏州河文化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天后文化”。“天后”,或称“妈祖娘娘”,是中国道教中地位较高、民间色彩浓厚的神灵。上海供奉妈祖的寺庙很多,但只有位于苏州河和河南路桥的天后宫规模最大,形制最广,影响最大。因为这里不仅是人们纪念妈祖的场所,也是清末试图改革开放、借鉴外国发展经验的特设机构。
苏州河沿岸的园林、书画、出版、教育、电影等文化事业也相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