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璇和香港的黑人历史。
1973,赵雅芝获得港姐第四名。比赛结束后,她甚至做了两年空姐才进入娱乐圈。
1977年,朱玲玲竞选港姐,获得冠军,一直是业内公认的“最美港姐”。
1979,港姐选了钟楚红。虽然钟楚红没能进入前三,但她已经成为80年代港式最具代表性的美女。
1983年,还是售货员的张可颐为港姐竞选,获得亚军。当年的冠军杨雪仪已经消失了。
从1987到1992,港姐选举迎来了一场“美女井喷”,邱淑贞、米雪儿·莫妮克·赖斯、陈发勇、袁咏仪、郭蔼明、蔡少芬、梁小冰等一大批港姐相继涌现。
除了选美,还有很多美女通过各种渠道涌入香港娱乐圈。
黎姿,14岁,原本是团演出,后来被黄百鸣签下。15岁的被星探堵在大街上,19岁的升任太太,19岁的高中毕业后加入李卫视。
鼎盛时期的TVB艺术家培训班,也是年轻女孩们梦寐以求的圣地。翁美玲、齐美珍、曾华倩、蓝洁瑛、黎美娴等人都有“绝色五台山”之美。
每每回首,这些美女的面孔让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仿佛被涂上了一层梦幻迷离的圣光,那些美好灿烂的日子最终只存在于回忆中。
进入千禧年后,港姐选举的“质量”和影响力逐年下降。回顾2000年到现在,只有、、蔡等人略有名气,但也只是“矮子”,成不了什么气候。
2021的港姐宋悄然夺冠。虽然她既是中葡混血美女,又是多伦多大学的学霸,但她是高贵的care。
随便打开一部现在的港剧,主角还是看了十几年的老面孔,配角都是路人脸,没有辨识度。从璀璨的美丽到暗淡的星光,港湾圈的衰落一定与经济有关,但不仅仅与经济有关。
香港地位不再一枝独秀,内地经济正在崛起。
香港娱乐圈从21世纪开始走下坡路,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经过2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圳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期;第二,中国入世。很长一段时间,香港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大量资本进出香港,绝对是淘金者的天堂。
但2001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迅速,GDP飙升。此时的香港经济绝对不能用“衰退”来形容,但其地位的“唯一性”已不复存在。
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自然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向影视圈,内地娱乐圈自然会崛起。在此期间,很多香港艺人选择在内地发展。可以说,第一批瞄准势头来内地的香港明星赚得盆满钵满,真有先见之明。这两年,大量香港艺人定居内地,希望在养老的同时,也能帮自己残存的名气赚点钱。
香港黄金时代,人员构成多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内地人去香港“淘金”,然后在那里定居、结婚、生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夫妻出生地离得越远,孩子就会越漂亮。(不一定是绝对的,但是有这样的概率)再近一点,香港明星90%都是广东人,多到无法列举。再远一点的,比如关之琳的父亲是辽宁人,母亲是香港人;刘嘉玲的父亲是广西人,母亲是苏州人。王灏儿的父亲是安徽人,母亲是台湾人。
香港混血女星的颜值就更不用说了,Michele Monique Reis是中葡混血,父亲是葡萄牙人;钟丽缇是中越混血儿,母亲是越南人。张柏芝有四分之一的英国血统,杨恭如有四分之一的美国血统,郭羡妮有四分之一的英国血统,莫文蔚是混血儿,因为她的父母也是混血儿。香港的繁荣带来了复杂的人员构成。当所有条件同时期凑在一起,出现“美女井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年轻人选择多,进娱乐圈不是唯一出路。
虽然香港的地位不再一枝独秀,但经济依然非常强劲。早些年,因为香港娱乐圈赚钱快,影响力大,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很多高学历的美女都义无反顾的踏入了娱乐圈。比如加州大学的双硕士郭蔼明,牛津大学的张可颐,帝国理工学院的宣萱,叶璇甚至不惜从世界知名女校韦尔斯利学院毕业的代价签下了TVB。
如今,随着香港圈的没落,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艺人失去了“职业竞争力”。在娱乐圈小有成就的年轻艺人,毫不犹豫的退出了。年轻人如果真的想在娱乐圈发展,估计首选还是内娱,而不是香港圈。香港娱乐圈如果继续靠“选美培养艺人”,估计是不行的,因为美女不在了,选出来的艺人怎么可能红?
当年的港姐,某种程度上是香港圈的缩影。
90年代港姐的节目流程是合唱、出场、魔术、问答、跳舞、限时答题,在当时看来很有新意。但20年过去了,节目的形式几乎没有变化,甚至舞蹈的美还是以前的审美,没有人看腻。再加上内部娱乐的拓展,无论是快男还是超女,综艺真人秀还是影视剧,各种花样轮番上演,观众的品味有所提升。曾经轰动大街小巷的选美比赛,只能黯然收场。
曾经风光无比的香港圈女神,现在有人嫁给了有钱有势的老公和干儿子,有人退休过亿享受生活,很多人对香港圈不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