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福建土楼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3000座。通常指闽西南特有的大型建筑,利用未经加工的生土,夯筑承载填海土的墙体,形成群防。形似飞碟,散落在山川之间。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的西南山区,以及客家人和闽南人杂居的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包括以福佬人为主的漳州市和福佬人与客家人混居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瑰宝。

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客家土楼”一词。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土楼并非客家人独有,闽南土楼比客家人还多。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客家人从中原迁到福建之前,漳州闽南人就有土楼,土楼的根在闽南漳州。称闽南土楼为客家土楼不够全面,所以学术界用福建土楼来概括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中国国务院文物局确立福建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单位也在1999以福建土楼二字申报世界遗产。但最著名的土楼建筑,如镇城楼、承启楼、田螺坑土楼群,都是客家人居住的。

2008年7月,福建46处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初溪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贝土楼群、华安迪达土楼群、项燕楼、甄宓楼、怀远楼、何炅楼。

历史背景: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这种建筑类型的高潮是在中国的动乱和客家族群从中原向南方迁移期间。这些时期包括唐末黄巢之乱、南宋南迁和明末清初。17世纪以后,不仅客家人最终定居在中国东南沿海,而且土楼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广东一带。这座特殊的建筑是为了抵御山里的野兽和强盗,体现儒家思想下的大家庭共同生活的理想。

土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陈元光在漳州驻军,58姓定居闽南。闽南的许多圆丘上至今还保留着古代军营的遗迹。圆形的山丘自然不适合建造方形的小屋,所以小屋的遗迹多为圆形。这些圆形农舍是圆形土楼的原型。起初圆形营房只有一层,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居民楼。为了节约耕地,向高层发展,成为多层圆形土楼。客家人从中原迁到闽南,带来了中原的四合院形式,为防御需要修筑了厚厚的土墙,这就是五峰楼和方土楼的最初来源。由于是圆形的土楼,最大的公共庭院可以用同样长度的外墙围起来,而且从高层观测点看的视野开阔,比如,所以也被客家人采用。

1986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义郎率领10余人的调查团到福建考察,回国后出版专著[5]并举办展览。他报告说:“在覆盖着梯田的山谷里,有着圆形土墙的建筑散布在群山之间。就像从天而降的黑色飞碟,圆形的屋顶在烟雾中漂浮荡漾。”神秘的福建土楼为外界所知。

1986中国邮政发行“福建民居”特种邮票,图案为土楼。

65438-0999,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所长内维尔·阿格纽在南京参观福建土楼。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与周围环境和谐的民居建筑。”

2002年6月365438+10月31日,中国国务院文化遗产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89“福建土楼”。

2008年7月6日,在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防御体系:土楼外墙底部多为花岗岩石块和大河卵石,用混凝土粘合,厚度1 m至2 m,不怕敌人火力攻击;厚厚的土墙,弓箭打不透,还能抗炮弹。1934年,政府军包围了躲藏在一座土楼里的农民起义军,并一度炮轰土楼。19年,土楼外墙只留下一个小坑[11]。一般石墙向下2米深,防止敌人挖洞。外墙底部没有窗户,非常严密。大门的门框是用大块花岗岩凿成的,大门是用两三寸厚的木板做的,木板上覆盖着铠甲。为了防止敌人的火力攻击,大门顶部建有消防水池。土楼的外墙顶部,四周有射击孔,土楼里的人可以用火枪从射击孔里射杀入侵的强盗或敌人。射击孔外小内大,方便枪管左右上下移动。土楼的环形走廊,俗称走廊,有利于防御队伍和弹药的调动。有些土楼如二义楼没有走廊,取而代之的是靠近外墙内壁的环形通道,战时作为士兵的弹药调度。闽西南很多村落的土楼更多聚合成土楼,形成联防布局,易守难攻。土楼地下一层仓库储存粮食弹药,可以维持几个月。在紧急情况下,土楼内有隐蔽的地道,通往相邻的土楼或田地,方便居民撤退。

建筑:土楼建筑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

就地取材,用红土(生土)混合衫木、鹅卵石、石灰、细沙、竹片、糯米面汤、红糖、蛋清制成。所以,一座大土楼,需要小康家庭几代人的努力。

结构

一楼是厨房,二楼是存放粮食和堆放农具的地方,三楼是卧室。

一楼和二楼不对外开窗。只有到了三楼之后,才能打开通向外面的窗户。

一些土楼有建在高处的了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