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是我们黄种人的直系祖先吗?

基因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是从东非迁徙过来的。

DNA的秘密:北京人不是中国的祖先?

全球科学家参与的基因变异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起源于东非,汉族与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源。

核心提示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正在合作完成一项庞大的人类寻根计划,希望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的变异来绘制一幅“人类迁徙图”。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起源于东非,并通过南亚进入中国。这个南亚祖先经过多次迁徙和体内基因突变,逐渐分化成各个民族。

按照科学家的观点,通过对个人DNA样本的分析,中国的每个人都可以了解自己的故事,找到自己的起源。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这些历史信息隐藏在我们体内DNA的分子结构中."李辉说。这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热衷于收集各个民族分支的DNA样本,重点研究中国南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李辉在上海郊区奉贤长大。通过检测她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她发现他们来自广东福建。两万多年前,这些DNA类型活跃在东南亚的北部湾。李辉从小说中飞出时发音为“bóng”,与侗语“本”非常相似。

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以为这是奉贤话。通过DNA测试,李辉才知道他的一些单词来自一种古老的奥泰语。这个语系的祖先是两万多年前在南方北部湾形成的。

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用DNA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人类历史,从而确定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这项工作从未停止过。目前,一项庞大的人类寻根计划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新华社4月18日的一条消息说,为了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过程以及数千种语言的形成,未来几年,中国科学家将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合作,通过研究基因变异绘制“人类迁徙图”,从而填补人类历史上的空白。

这个为期五年的项目被称为“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项目”。这个项目将由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65,438+00个实验室和大学的专家完成。科学家将收集全球不同种族的6.5438亿+份DNA样本进行分析。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生物学中心主任李晶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研究,包括人口迁移、民族和语言的产生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基因交流等。

“我们这次研究的重点将是绘制中国祖先迁徙的地图,以探索我们的民族和语言等许多进化环节中的未知问题。“李晶教授说,这次应该收集大约2万份DNA样本。每个中国人都可以知道自己的故事。

北京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我们的祖先是谁?”初中课本的权威教育是中国现代人是由生活在40万年前的北京人进化而来的。这种说法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的多区域起源理论,认为欧洲、亚洲、非洲的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李晶教授的实验室助手钱骥说,现代人是单一物种,但不同地方的类人猿差异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不是所有的都进化成了现代人。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因此,北京南猿不可能是我们的祖先。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兵在查阅了国内现存化石的年代后,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断层。这条断层从大约65438+万年前到40000年前没有出土人类化石。据推测,由于气候恶劣,生活在东亚的直立人和智人在上个冰河时期灭绝了。而是现代人从离非洲不远的万里迁徙而来。

然而,仍然有科学家支持多区域起源的理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仔细对比了北京人、穴居人和现代人的骨骼特征,发现70%的中国人头骨中有三个特征与北京人一致。所以他仍然认为北京人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先。然而,当他的学生刘武访问非洲时,他发现30%的东非人在这三个头骨特征上也与北京人一致。

从65438年到0998年,中国的科学家意识到了DNA遗传密码的重要性。在那些双螺旋DNA链上,有四种颜色的球,分别是红、黄、蓝、绿。a、T、C、G掌管着整个人类的迁徙和发展历史。

根据科学解释,每个球是一个核苷酸单位。所谓基因,就是这些球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有相应的遗传信息。它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控制着人类的肤色、形状和健康。例如,人类的高血压由数百个基因控制。他们的顺序不能随便改变。如果改变,会影响身体状况。

但有些珠子的序列是没有功能的,它们的性质就像DNA分子中的填充物。他们的安排是自由的。它们会在千百年后自由变化,比如c,这种变化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不承受自然选择的压力。他们的变化不会影响健康。正是这些基因突变记录了人类迁徙的历史信息。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褚家友重点研究了DNA排列中一种叫做微卫星的特殊排列序列,这是一种公认的遗传标记。DNA排列中存在短重复,如TGTGT-GTG,其重复的字母和次数是可以遗传的。传到后代,原来G的位置可能变成A,也可能重复9次,在后代突然变成重复10次。根据这一原理,储嘉佑分析了28个东亚人,推算出中国现代人的起源时间不会早于5万年。

有人认为储嘉佑的样本量太小,没有说服力。2001年,金立学生柯跃海及其研究团队对以中国人为主的东亚人群进行了大规模基因分析。他进入了Y染色体的世界。他们是代代相传的世代相传,他们的“个性”是稳定的。一般几十代后会有一两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化。这些基因突变位点的结构就像一棵树,正是这棵基因树记录了人类在不同时期向地球上不同地方扩散的路径。

柯跃海共分析了12127个雄性个体,发现那些Y染色体的YAP、M130、M89上的某一个位点会发生突变。它们是基因树上的三个分支。它们汇聚在一个名为M168的根上。这个M168就是非洲人身上的突变位点。也就是说,中国人和居住在东非的非洲人有血缘关系。

柯跃海说,中国人Y染色体的有效人群并不多,种类也不多。这12000多个样本几乎涵盖了中国人的大部分染色体类型。这可以充分证明,以华人为主的东亚人口起源于非洲。

真正的亚当和夏娃

领导“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项目”的人类基因组科学家斯潘塞·威尔斯说,“我们都属于同一个祖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被分开了。”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代人,无论是亚洲人、美洲人还是欧洲人,都是由东非直立人进化而来的。他们在50,000-654.38+万年前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

从DNA开始,对人类的研究已经逐渐超越了文化层面,人们正在学习从自己的身体中寻找失落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学一个奇怪的分支——分子人类学诞生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了令人震惊的力量。它不仅使非洲起源理论的面貌清晰可信,而且有助于分子人类学家在非洲找到亚当和夏娃。

1987年,夏威夷大学的丽贝卡·坎(Rebecca Cann)破译了世界各地女性的线粒体DNA,发现现代女性的线粒体DNA全部来自一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时间约为15000年前。

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它们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每个人的线粒体都来自母亲,所以线粒体是从母系遗传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工具,就像Y染色体是研究父系遗传的工具一样。

随后,分子人类学家再次成功破译了男性遗传密码的Y染色体。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所有现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应该生活在大约654.38+0.5万年前的东非。

“DNA中的遗传密码使亚当和夏娃离开了神话世界,成为有血有肉的非洲人。

他们成了所有人的祖先,包括中国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辉说。

李辉解释道。大约654.38+0.5万年前,东非分化出许多种族和部落,包括现在的黑、棕、黄、白四个种族的祖先。Y染色体上的M168是目前发现的非常古老的突变位点,大约发生在65438+百万年前人类离开非洲的时候。正是有了这种古老的变异,那些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才开始向世界扩散。除了非洲的所有现代人都在这个位点有突变。

6.5438亿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期,大部分陆地被冰川覆盖。整个海平面比现在低了约120米,很多海底裸露在地面上。在东非,部落拥挤在这片热土上,抢夺有限的食物。或许是类似卢旺达的种族清洗事件频发,一些人开始离开非洲。

“几万年后,现代人在Y染色体基因突变M168的基础上出现了两种突变类型,M130和M89。前者发生在8万年前,后者发生在4.5万年前。人类通过北非进入了欧亚大陆。”李辉说棕色人种最先出现。它们主要以在海边捕鱼为生,在沙滩上捡拾高蛋白食物。他们带着旧石器时代的工具沿着印度洋海岸行走,指向木叉。5万年前,他们占领了南亚和东南亚的土地和岛屿。在随后的几万年里,漫无边际的捕鱼和觅食生活带领他们一路沿着一望无际的海岸线来到东亚,然后很可能穿越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和南美。

黄种人离开非洲比黄种人晚了近5万年。

但是它们传播得很快。他们只用了1/5的时间就到达了东南亚。柯跃海抽样的12000个中国人中,有165,438+065,438+0个样本在M89发生突变。这个突变标记是黄种人到达东南亚时形成的,他们长期在这里做活动,然后会进入中国,分化现有的汉族。

汉藏同源

无论从外貌还是文化上,都很难让人相信汉族人和藏族人是同源的,但分子人类学家对此深信不疑。

最早提出汉藏同源的是中国的一些语言学家。最初认为南方的侗傣语最接近汉语,后来发现藏语最接近汉语。

藏语中大多数数字的读音在中国东南部的方言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藏汉之间不是一般的对应关系,而是系统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语言上来说,汉藏民族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兵在1996的DNA中发现了汉藏同源的证据。他发现汉族人和藏族人在M122及其分支M134有相同的突变。通过Y染色体的主成分分析,苏兵发现藏族的突变频率与汉族最为接近,这意味着藏缅语族中的众多民族中,藏族与汉族最为接近。它们分化的年代大约在5000年前。

李晶教授的实验室助理钱骥说,事实上,中国利用DNA分析其祖先的迁徙路线已经相对成熟。中科院云南动物研究所的、褚家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付、李普,中科院细胞遗传学所的许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只要把他们零散的路线拼凑起来,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一条完整的迁徙路线。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的56个民族和东亚、东南亚的民族都是由南亚语系的祖先分化出来的,因为他们都有M122的突变。

M122的突变发生在大约30000年前,当时中国大地上的许多高山终年积雪。除了少数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棕色人种,更多的地方是空的。此时,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获得了一些权力,棕色人种一直在向南收缩。

“当中国大地上的冰川持续融化时,一个M122突变的南亚人群开始进入中国。”李辉说,目前南亚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有三条,有两个入口,一条在云南,一条在珠江流域。

其中一支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最终到达了1万年前黄河中上游的盆地——河套地区。这些汉藏语系的祖先也被后人称为钱强,是汉族和藏族的共同祖先。

这个南亚祖先出发的时候是圆头,因为地中海贫血基因,鼻子很大,嘴唇很厚。但它们顺着河流,沿着山谷,从云南来到甘肃,体型也发生了变化。到了高原后,有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不再受疟疾和缺氧的影响,所以他们活下来并不容易。于是活下来的人,脸变得很长,线条和棱角变得僵硬,像一把刀。

在长征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口碑带来的改变。听者以为你在说另一个词,当你重复的时候,就变成了另一个声音。

李辉说,更重要的是,经过1000多年的迁徙,他们体内诞生了一个新的突变,M134。于是直到五六千年前,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躁动不安”。当时,由于小米农业的出现,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人口的增长使得这个团体有必要扩大它的新住所。汉藏语系两大语系开始分化。

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有一个M117的突变。他们带着这种突变向东走,直到渭河流域才停下来。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务农为生。这个群体就是中国人,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汉人。" M117是汉族人群中一个古老的基因突变."李辉说。

另一个分支叫做藏缅语族。他们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徙,最后定居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北。

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就像一个不断分裂的细胞,分化为藏族、羌族、彝族、景颇族、土家族。

中国人在渭河流域磨练出一个骁勇善战的秦人。他们占领了关中,积蓄了统一中国的力量。一部分汉语走出潼关,受到彝族龙山文化和瑶淼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祁方言群和楚方言群。

秦汉时期,分裂的中国得到统一,汉民族从语言文字到货币计量单位的文化层面真正形成了整体意识。再加上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汉族从此没有分裂。文化实力让汉族就像中国版图上的一滴浓墨,他们以M117的突变迅速向四周渗透。

模糊的南方民族身份

经过研究,李辉发现,南亚先民在云贵高原西侧形成汉藏语系的同时,分离出一批向东南迁徙的南亚先民,绕过了老挝的山脉。654.38+万年前,南部北部湾形成了澳泰语系的祖先。这个黄种人以M119的突变从越南和广西进入中国,沿着海岸线向东北行走,形成了百越民族。

李辉本人属于奥泰语系,这是他在研究不同种族分支的DNA样本时偶然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