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诫者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官职之一,就是直言不讳地批评君主的错误并加以纠正的官员。
谏官的设置早于监督员。春秋初年,齐桓公掀起了一场大谏,这是谏官设置的开端。晋国的中医,赵的左右司,楚的左弟子,都属于谏臣性质。
秦汉时期有谏官,但没有专门的谏官。汉代的光禄博士、太忠博士、建博士、钟三博士、一郎先生等官职,都属于光禄勋,主管讨论,皇帝和顾问出席。东汉的侍中、中常侍成为官衔,隶属于一个小政府。
隋代改仆从受话,武则天时又加了左右拾遗和左右补。
到了宋代,改为补缺,补不足,补正,设谏院,左右大夫为主官,谏议归之。
辽代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者说名存实亡。
“谏臣”,又称“诤臣”,是指因皇帝越轨而谏,因天子疏忽而谏的官员。《孔子家谈,鲁兹初遇》有“为君不谏臣是错”的名论;说到钦差大臣,白虎童的建议是“设一辅一谏”,谏臣被视为与左承佑同等重要的钦差翼。
“谏”字包含多重含义,精髓在于“以理服人”说文曰:“谏即证。”从话语的声音。“《广雅诗艺》云:“谏是对的。《说文》说:“谏,直言开导人。”综上所述,“谏”的基本内涵就是以诚言开导他人。谏臣的“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各类人出主意,而是对君主“谏政得失”。“上谕”和“封事”是谏官向君主提出批评的两种形式。
白居易说:“州府设官谏,开沃之路已久。”【1】(p 1371)中国的谏臣制度由来已久。自周朝建立“包氏”以来,历代都有谏官。虽然它们的名称不同,作用不同,但谏制度是一致的。究其原因,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一般来说,人类社会有三种政体(政权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虽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宗族民主,但自从进入文明的门槛,政体只有两种:不发达的贵族和发达的君主。从战国开始,秦汉时期形成的专制君主集权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这种专制政体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与皇帝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制度下,皇帝不受法律的制衡,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可以杀死任何人,还会导致国家大政方针的倾斜。为了弥补皇帝独断专行对王朝根本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害,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谏官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历史上,敢于“直言不讳”的谏臣和善于谏诤的帝王都是这种机制的产物。而所有不接受好建议的马屁精和皇帝,破坏了那种补偿机制,加剧了威权体制的危机。
谏制度虽然是为专制君主的长治久安而运作的制度,但各种谏臣、谏臣(或巨谏)的生活剧,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启迪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