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

翻译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翻开这部翻译史,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译者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深入地理解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而言之,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汉代——福琴时期;第二,隋唐宋时期;第三,明清;第四,五四时期;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之间的互动中就有了翻译。比如,楚王去见岳,就请翻译。当然,这种翻译不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的语际翻译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丧期的佛经翻译。当时有个叫一村的人来中国传一些简单的佛经。东汉第二年(公元184年),佛经翻译正式开始。翻译安世高是个和平相处的波斯人。他翻译了30多部佛经,如《安寿平易经》。后来,持月人智楼嘉谷(也叫楼嘉谷)来到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智楼嘉译的比较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中国读者很难理解。中国翻译界目前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智楼嘉高有个学生叫智良,智良有个徒弟叫智谦。他们三人被称为“三支”,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翻译佛经的翻译家。朱法虎还和“三支”一起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他也是当时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月氏的成员。他一共翻译了175部佛经,为佛经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朱法虎和“三支”一起被称为月亮派。然而,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只是私人企业。在父亲时代,佛经翻译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时的主要组织者是石。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翻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石本人不懂梵文,为免失真,他主张逐字逐句的严格直译。当时的佛经《堪布沙》就是这样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为了把握译文的质量,石邀请了天竺著名翻译家(即印度人)。九先生考证了以往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风格,检讨了翻译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软肋,主张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300多卷佛经,如《金刚经》、《北静经》、《十二经》、《中观经》和《维摩诘经》。其翻译充满了表现力和趣味性,堪称当时的优秀译本,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基石。南北朝时,梁武帝邀请印度佛教学者帕拉玛萨(499-569)到中国翻译佛经。在华期间,甄珍翻译了49部经典著作,其中《取大乘论》的译本在中国很有名,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很大。第二,隋唐宋时期,从隋朝(公元590年)到唐朝,是中国翻译高度发展的时期。隋朝历史短,翻译家和译著少。著名的翻译家是释延聪(俗名李,赵君白)。他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和尚。他一生翻译了超过100卷的23种佛经。闫妍用辩证法总结了自己的翻译经验,提出了做好佛经翻译的八个条件:1)真心信佛,志愿利人,不惧久(真心爱佛,立志助人,不惧久);2)知行合一,先把脚站稳,不被侮辱(诚实守信,不惹别人嘲笑);3)当你认识了三藏,你就会对义有透彻的了解,你就不会有停滞不前的痛苦。不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4)我涉足坟墓史,但笨拙(涉猎中国历史,擅长文学,不要太笨拙);5)拥抱原谅。坚持不容易(衡量宽容,虚心求利,不武断固执);6)沉迷道教,淡泊名利,不想炫耀(热爱道教,淡泊名利,不想炫耀);7)认识梵文单词,正确翻译是闲的,不要落在别人后面(精通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失梵文所包含的意义);8)读清雅飘逸,熟读公章。不要对这篇文章一无所知(还要学习中国训诂学以免译文不准确)。严聪也说过,“八个人准备好了,才能招到人。”这八条讲的是译者的素养,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继严聪之后,出现了中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与上述的鸠摩罗什、甄芝并称为中国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回国。他带回了657部佛经,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翻译场,19年间翻译了75部佛经,共计1355卷。玄奘不仅把梵文翻译成中文,还把老子的一些著作翻译成梵文。他是中国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作品的第一人。玄奘主持的译场在组织上更加完善。据《宋高僧传》记载,唐代翻译家多达11种,是听众的主脑,精通梵文,佛学精深。遇有困难,能判断并解决;2)义理作为译者的助手,会和译者讨论翻译出来的意思和梵文有什么不同;3)译者在背诵梵文时,要注意原文是否有错误;4)度语,根据梵文读音改成汉字,也称书法;5)书写,将记录的梵文发音翻译成中文;6)对文字进行词缀,对译文进行排列,使之符合汉语习惯;7)参与翻译,既校对原文是否有误,又证明原文与译文是否有差异;8)至于出版,由于中外风格不同,每一行每一节都要复制;9)润色文字,从修辞上润色译文;10)梵文,翻译完成后,用梵文念唱,看音调是否和谐,方便和尚念读;11)守护使,责成大臣监督经典的阅读和翻译。玄奘对翻译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求真与隐喻并重”的翻译标准,意为“信”“达”,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根据印度学者和中国学者张的研究成果,玄奘采用了以下翻译技巧:1)补充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2)省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减法);3)位移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分合法相同);5)假借名称的翻译(即使用另一个翻译名称来改变常用的技术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代词翻译成代词所代替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玄奘同时期的翻译家还有《易经》、《易经》、《易经》、《不空》等,他们也翻译了不少佛经。唐朝末年,没有人去印度取经,佛经翻译逐渐衰落。到了宋代,佛经翻译远不如初唐鼎盛时期。北宋干德开宝时期,宋太祖派人西天取经,印度也从东方派名僧来华传教。宋太祖还在太平兴国寺建立了翻译学院,专门翻译佛经。虽然翻译场的组织极其完备,翻译的经典数量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著名的僧翻译家主要有田、法虎等人。昝宁(高,今浙江德清人)在翻译理论方面有很大贡献。他曾经总结了以往翻译经典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六种方法。这是中国翻译理论在唐代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很少,史书记载中也没有翻译。随后的元朝,统治者翻译了赵巴和恩巴、关竹巴的佛经,但只有十几部,更谈不上翻译理论的讨论。翻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三、明清在明朝200年的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出衰落的态势。只有一两个翻译佛经的人,比如广智,他翻译了好几部佛经。但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新学”时期,中国出现了徐光启、林纾(秦南)、严复(游陵)等译介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度量的意义》等书。清代林纾(1852.11.8-1924.10.9)及其合作者以口述的方式翻译了184种西方文学作品,达1000多万字。翻译的最著名的小说是《茶花女》、《汤姆叔叔的小屋》、《大卫·科波菲尔》和《王子复仇记》。林纾本人不懂外语,所以他的译文有很多删节、遗漏和乱加。然而,林纾的翻译对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晚清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彤三年(公元1898-1911)的三十年间,他翻译了许多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如赫胥黎(t .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等论文,亚当·斯密(A. Smith)的《国富论的性质和原因探究》,孟德斯鸠的《法兰西和意大利》(L'esprit des Lois)和斯潘塞(h .斯潘塞)的《论自由》和詹克斯(E. Jenks)的《政治的历史》等。严复翻译的每一本书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他经常借用西方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经常在他的译文中加入许多评论,以发挥他自己的观点。严复“曾查汉晋六朝译经之法”(《鲁迅二心集》)。他在参考古代佛经翻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在《进化》第一卷(1898年出版)的译例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说:“翻译东西有三难:信、达、雅。很难赢得他的信任!”如果你在乎那封信,你就够不着。不翻译就达不到。”因此,有人认为严复强调“达”,把“信”和“达”对立起来。其实严复曾经马上解释过:“当原词深刻,难以放在一起比较时,则用现词和后词来表示其意义。这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实现,实现就是相信。”这说明严复并没有把“信”和“达”分开。他主张“信”是“意与(背)文不一样”,“达”不限于原文形式,翻译语言尽量使原意明显,两者是统一的。然而,严复对“雅”的解释,在今天看来是不充分的。他的“雅”是指在没有原文的情况下,对译文本身的古雅追求。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了“汉前句法”——其实所谓上乘的文言文,才算得上高雅。严复本人在翻译实践中遵循“失真而不雅观”的原则,因此译文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对原文不忠实,类似于改编。有人说,严复用“雅”字不屑于“信”“达”。这种批评并非空穴来风。然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严复对译文润色的重视值得我们关注。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阐释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多年来并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抛弃,因为: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层次性突出;三者中,忠实是最重要的。因此,时至今日仍有部分译者以“三言”为翻译标准,只是旧瓶新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比如,他们认为“雅”不再是指严复的“尔雅”和“带有汉前文字的句法”,而是指“保留原作的风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复发表进化论的前几年,《马史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在1894年关于成立翻译学院的建议中,已经充分发挥了他认为的“好翻译”的作用。马建忠的“好翻译”标准包括三个要求:第一,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熟悉它们的异同;二、明确原文的意思、精神、语气,传达;第三,译文与原文没有区别,“译文如其译”。这些要求都很高,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专门研究语法,没有翻译工作,所以他的“好译”的观点被后人忽略了。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翻译了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翻译事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引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 *宣言》的译本是五四时期出版的。这一时期翻译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东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罗斯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始被中国现代翻译史上杰出的先驱鲁迅、瞿秋白等前辈引进。鲁迅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他与瞿秋白在翻译问题上的通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该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他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作品,如《毁灭》和《死魂灵》。他和瞿秋白在翻译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鲁迅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一切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是通俗易懂,二是保持原文的风格。”鲁迅极力反对当时“牛头不对马嘴”、“剜鼻子”的粗鄙译法,并针对某些人所谓的“顺从”,提出了“信而不信”的原则。当然,鲁迅的原则是指“矫枉过正必须矫枉过正”,但它与作为挡箭牌的“硬译”、“死译”毫无共同之处。鲁迅提倡直译是为了照顾引入新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文风格,这与以直译为挡箭牌的“死译”毫无共同之处。两人对翻译都很认真,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五、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也获得了解放。此后,在党的领导下,翻译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其翻译理论也日益丰富和完善。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以下特点:在党的领导下,译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工作,逐渐取代了抢译、乱译、重复浪费的现象;(2)翻译作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克服了粗心和不负责任的风气;(3)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翻译工作者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消除了各种不良现象和无人过问的局面;(4)译者不仅肩负着将中文翻译成外文的任务;(5)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益统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翻译工作。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广大翻译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认真、艰苦的翻译工作,引进和交流先进的科技知识、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民族文化,为我国的四化建设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