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历史问题表达能力等一般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以归纳为四类: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表达、整理归纳、分析应用。他们指向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训练方式。

1阅读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它要求学生了解课本的文本结构、大小条目和内在联系,这些都是基本的史实,哪些是基本的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活动。在指导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应做到:①介绍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籍,问题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个方面,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解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够清楚的概念;③设计一些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分析、判断,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4)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的按课本顺序看书到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从基本史实到概念,最后到理论总结。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和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 .日常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把经过阅读和听力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的对象不一样,表达的成分也不一样。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表述,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述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前因后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识别的目的,力求表达方向全面、快速、正确。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和热情,为课堂表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俄罗斯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逐步增加答案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是最重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能之一”。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思想,要有一定的思维水平,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评论的思维过程。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知识整理和归纳的训练水平。

3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纳整理是要求学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按类别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梳理,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实质内容。比如,通过梳理中国封建社会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①整理整理一定要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不要用现成的答案,不赞成抄袭材料,否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教师提纲列出的类别。分类方法可以按照大题目进行,从而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政治改革、中央集权、税制、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进行知识分类;中国近代史可以按照屈辱、反抗、探索的历史来分类。世界近代史是按照民族史和国际史来分类的。分类方法也可以按照小题目进行,从微观层面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分类为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同一目的的知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多角度思考。线索整理总结得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的熟悉程度越深,能力就会越好,运用知识就会得心应手。教师要复习或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总结最好的形式是做一个提纲或者图表。

4 .分析和应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总结,而是材料的选择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和应用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精心挑选典型例题,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分析,找出答题的相关规律;(2)认真审题,选择与题目相关的材料;③结合政治课教学,讲解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④用教材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渗透,特别是那些理论性很强的章节和段落。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则的最好体现。

上面讨论了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和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和运用是结果。除学生因素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加强专业学习,特别是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