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哪本书里分析了悲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散见于他的一些著作中,被许多后来者收集、整理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这种艺术“通过唤起怜悯和恐惧来净化这些情感。”(诗学第六章)他指出了悲剧快感的来源,颇有见地。下面,我只进一步阐述悲剧激发的“怜悯”和“恐惧”两个方面。
广义上的“怜悯”是“同情”的一部分,但具体指主体与受害者有同样的痛苦感受、情绪和感受。对一个对象的怜悯往往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我们一般对这个对象有一定的好感,所以很少怜悯我们讨厌的人;另外,当我们对一个对象感到怜悯时,往往会有意识地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优势,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优于对方。正是因为后一个前提,怜悯可能产生,所以有人质疑亚里士多德的“怜悯论”,因为悲剧的主角往往远超常人,“怜悯”无从谈起。(相关言论参见妮可的戏剧理论。)
但怀疑者忽略了主体之所以具有心理优势,不仅仅是个人的性格和能力,还有“情境”。其实主要是“形势”使然。悲剧的主角一定是陷入了悲惨的境地,所以毫无疑问他能得到观众的同情。
更重要的是,真正进入悲剧现场的观众,从主角的悲剧经历中,感受到了“人”在不可预知的命运手中的无力和无奈。因此,“悲剧的遗憾并不指向作为外在对象的悲剧英雄,而是指向通过移情作用已经等同于观众的悲剧英雄”,“他们的痛苦变成了我们的痛苦,...我们和他们联合起来面对同一个敌人,那就是邪恶,也就是破坏宇宙道德秩序的因素。”简而言之,悲剧引起的怜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怜”。(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如前所述,悲剧让观众感受到“人类在不可预知的命运之手里是软弱无助的”:灾难随时可能降临,而我们却对这一切无所适从,比如危险路上的盲人,充满“未知”和“恐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所带来的第二种“快感”。
“恐惧”是人在面对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其次是“逃避”的欲望。而优秀的悲剧是让人趋之若鹜的,所以悲剧引发的“恐惧”和现实生活中的恐惧是明显不同的。优秀的悲剧不仅详细描写了痛苦和恐怖,而且用瑰丽的诗歌语言让观众“形成距离感”;更重要的是,它的主人公在面对悲惨的境遇时,会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与命运抗争。
而悲剧却让观众感到“恐惧”,让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暂时受到了阻碍(康德写《判断力批判》),但它会“通过主人公超人的启发,唤起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来应对不同寻常的情况。它给我们力量去完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悲剧通过让人们面对艰难的任务来唤醒人们的价值感。悲剧给了人们发挥活力的空间,而在平庸的现实世界里,人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总之,悲剧提供了一个非凡的英雄供观众模仿,让观众以崇高的力量与命运抗争。虽然这一切只能在想象中实现,但也会让观众感到充满活力。亚里士多德说,是“恐惧”导致了快感。
以上,我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怜悯”和“恐惧”两种悲剧理论,其中肯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
1998,11
附录信息: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是世纪末所有美学概念的基础。就悲剧理论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仍然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起源大概有两个原因,每个原因都根植于人性。”首先,模仿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就有。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是生物中最好的模仿者。从一开始,我们就通过模仿来学习。每个人自然都会从被模仿的东西中获得快感。这可以用一个经验事实来证明:事物本身在我们看到时是痛苦的,但经过忠实的描述,在艺术作品中看到时却能让我们感到快乐,比如最令人讨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象。原因是学习能使人获得最大的快感,不仅对哲学家如此,对普通人也是如此,虽然普通人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人们乐于看到原物的形象,因为他们在观看的时候,也在学习和理解事物的意义,比如指着被描述的人说:“那就是某某。”如果一个人从未见过原始的人和原始的事物,他从看到这个形象中获得的快感不是由于模仿,而是由于加工技巧、着色和类似的原因。因为不仅模仿是出于人性,也是出于和谐节奏感,诗歌的节奏也是一种节奏。从这种自然的比较出发,人们经过逐步的实践和进步,最终会从最初的“顺口溜”发展为诗歌。"
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唯一的原因是回忆能使原物感到快乐。如果被模仿的东西有节奏感,和谐,也能产生快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最完美的悲剧中,经济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直观的,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而且他总是模仿的动作一定是能引起爱和恐惧的约会,这是悲剧模仿的特点。所以有三种剧情结构是应该避免的。1,不应该让一个好人由福转祸;2、也不应该让一个坏人从灾难走向幸福。因为第一种结构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只能引起厌恶;第二种结构是最不悲剧的,它没有悲剧发生的条件。它既不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也不会引起怜悯和恐惧。3,悲剧的情节结构不应该是一个狠毒的人由福而祸,因为这虽然可以满足我们的道德感,但一定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不应该痛苦的只能引起怜悯;受苦的人和自己差不多,会引起恐惧;所以这第三个情节既不可怜也不可怕。4.只剩下这样一个中产阶级:道德品质和证书都不好,但他的苦难不是因为罪,而是因为某种过错或软弱。